分享更多
字体:

中储粮密谋海外期货交易席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1 04:21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索寒雪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每次中储粮总公司购买大豆的消息总会令期货市场兴奋异常。在过去的2011年,中储粮几次从国际市场购买大豆,都遭遇了期货市场的狙击,从而使国家利益受损。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接近国资委的知情人士处获悉,日前,负责国家储备大豆购买任务的中储粮已经向国资委申请境外期货交易资格,通过套期保值,降低国际大豆价格炒作的风险。

  据记者了解,中储粮虽已经提出申请,但还未获得批准,国资委、发改委和商务部等部门都需要对中储粮的资格进行审批。

  申请海外套期保值

  中储粮肩负着国家粮油储备的职责。其公司网站中显示,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而大豆便是中储粮储备的油料品种之一。

  目前,中粮和中纺粮油、九三油脂等主要国内油脂压榨企业都已经涉足境外期货交易。这些企业需要进口大豆为国内压榨工厂提供原料,往往通过在期货市场反向操作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而中储粮与它们不同的是,将进口大豆作为战略储备,其主要目的便是在物价波动时,平抑国内价格。

  与中粮和中纺粮油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对新鲜大豆的压榨需求,因而此前中储粮在大豆现货市场中不定期采购大豆。因而中储粮的每一次出手采购,都被看做是国际大豆价格上涨的利多因素。

  不过,如今中储粮正在全力发展全产业链,从粮油储备扩展到粮油产品的生产,其为发展小包装油,在几年前便成立了中储粮油脂公司。2012年中储粮则开始正式推出自己的小包装食用油,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储粮参与境外市场期货交易与其油脂业务的扩展关系紧密。记者致电该油脂公司高层,该人士未予否认,但是拒绝透露更多消息及进展。

  据了解,自中航油和国储铜在期权交易中出现巨大损失后,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对国有企业获得境外期货交易的资格发放从严。

  目前,为防范和化解国有企业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风险,证监会出台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对交易目标、授权制度、参与程序、风险管理等做出了严格规定。

  多次遭围剿

  中储粮之所以希望拥有境外期货交易资格,是希望改变之前采购进口大豆时的被动局面。

  记者从另一粮油央企处获悉,“在2011年10月11日和11月初,国储委托中储粮分别两次向国际大豆市场询价,两次询价都造成了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的暴涨。”上述人士透露,“国储对这种情况非常苦恼。”

  由于国家储备委托中储粮进行采购,而中储粮在国际市场上很少露面,因此国际市场对此非常敏感。

  期货分析师李墨达向记者证实,“当时,国际市场出现了来自中国的匿名询价者,外界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中国国家粮食储备机构在询价,因而当天的价格出现了大涨。”

  资料显示,在国储2011年10月11日向国际市场询价的当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暴涨。其中,交投最活跃的CBOT 11月大豆期货收盘攀升58美分,涨幅4.9%,报收于12.35 1/2美元/蒲式耳。如此一来,国储便不得已购买了价格已经大涨的大豆。

  作为决策机构的国家粮食局也非常无奈。一位国家粮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也参与到国储进口大豆的政策制定中,采购大豆的时间是机密。要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还是要将保密工作做好。”

  但是中储粮一位内部人士认为,这并不是中国这一方的保密工作做不好,“在国际上卖大豆的企业就那么几家外商,询价也只能向它们询价,很难不被别人知道。”

  目前,四大传统国际粮商“ABCD”(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垄断着大豆贸易80%的资源。中国进口大豆有80%是通过这四家国际粮商进行采购的。

  因为中储粮大豆压榨业务较少,因此很少向市场询价,一旦其开始询价,“市场就很快知道是中国国家储备在采购,不管采购量的大小,这都会引起期货市场的上涨。”一位粮食央企高层向记者表示。

  交易模式受关注

  按照中储粮套期保值的初衷,一旦中储粮在国际现货市场上采购的大豆遭受损失,那么在期货市场便会得以弥补。

  上述粮食央企高层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向记者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因为中储粮会提前几天知道国储购买大豆的意愿,其实是占有了先机。”而同作为央企,“中粮和中纺粮油则没有能力占有这一先机,在现货市场上可能会有所损失。”

   此外,一位央企境外期货操盘手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每一次中储粮购买的大豆量并不多,但是中储粮背后的国储背景能够推高价格。而且,中储粮的影响将被炒作者放大。”该人士表示,“目前中粮每年的交易量在500万吨左右,中储粮的交易额预计不足100万吨。但是产生的炒作影响,明显高于前者。”

  作为专业人士,他更担忧未来中储粮的期货交易模式,“在美国CBOT市场进行点价(期货交割过程的一种定价方式,对远期交割的货物,先确定升贴水,在约定的点价期内以外盘某日期货价格为基价确定最终结算价),而回到国内大连期货交易所进行套保,那么无疑是推高了美国大豆的价格,但把损失留给了国内。”

   此外,“中储粮想要找一个可靠的境外期货公司也非常难。”该人士透露,“在美国多数的粮食期货公司都有被ABCD持股的背景。一旦期货公司知道了中储粮的意图,国际粮商也就知道了国家储备的意图,最终被别人渔翁得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