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1 16:1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中国亟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刚刚出炉的2011年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国企负责人和民企负责人的犯罪类型有着明显的区别。国企的企业家落马的主要原因是贪污受贿;而民营企业家们翻船主要是在融资这个环节涉嫌诈骗。专家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企和民企大不相同的社会地位。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和民企高层犯罪类型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所偏颇。其中,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国家相关经济政策都是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其利润空间较大,这给国企高层提供了贪腐的条件;而我国民营企业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部分民营企业家为了个人利益或者企业的发展不得不采取非常规的手段。

  《新京报》评论称,国有企业一般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权力叠加成无法监督的顶峰,他们无视制度、无视民主,把国有企业当做自己的天下经营。如此的权力集中,又没有制约机制抗衡,他们在企业是一言九鼎,由于政府对稳定和政绩的需要,他们又是政府的红人,多方宠爱集一身,国有企业家不贪腐都难。

  反观民营企业,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所偏向,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到诸多“压制”。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我国高企的通货膨胀压低了民企的利润,紧缩的货币政策考验着民企的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不少知名民企被迫减产停产,甚至倒闭。温州更是有几十名老板被迫“跑路”。

  为了个人利益或者企业的发展,民企负责人开始铤而走险。他们或是涉黑,制造垄断获取高额利润;或是行贿依傍权力获得第一桶金;或是空手套白狼诈骗等,获得资本。报告显示, 2011年民营企业家犯罪呈现“涉黑”案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各类诈骗案件所占比例大幅上升等特点。2010度各类诈骗案只有19例,2011年度却高达41例。另外,涉及证券市场的案例明显增加,有关案例达4例。

   “未来我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扶持。”白朋鸣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给民企以相同的资源空间。如此一来,企业家犯罪的动机也就大大削弱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