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万亿元养老金 如何保值增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2 05:40 来源: 经济日报截至2011年底,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已达2.87万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养老金能否像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或者保险资金那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投资于存款与国债之外的渠道,以实现更好的保值增值?
龙年伊始,随着我国去年社会保险基金最新规模数据的披露,以及相关部门明确表示今年将研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与机制等,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促其保值增值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现行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低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由各地方负责缴纳统筹的社保基金包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等五大类,累积余额达2.87万亿元,其中养老金占比最大,结余约1.92万亿元。根据相关规定,目前这些社保基金结余只有存银行和买国债两种投资渠道。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养老金制度不仅存在收支缺口逐年增大的现实难题,还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和机制,存在着收益率低下甚至持续贬值的问题。从1997年到2010年,我国地方养老保险基金的账面亏损额或已高达6000亿元左右;若剔除财政补贴,2010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达15个,“缺口”达679亿元。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双账户”制度。根据个人账户设计的最初设想,其收益率将与工资增长率持平,不断滚存增值,以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在现行体制下,个人账户资金大多只是存入财政专户,按一年期银行利率计息。而过去10年间,平均一年期存款利息仅2.88%,最近几年的通胀水平则有3%至6%。
因此,业内人士在积极探讨,养老金能否像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或者保险资金那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投资于存款与国债之外的渠道,以实现更好的保值增值?
去年底,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目前我国约有2万亿元地方养老保险金余额和2.1万亿元住房公积金余额,如果将这些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像全国社保基金那样,考虑设立或者委托一个专门投资机构来进行投资,那么对个人、政府以及资本市场均大有好处。
此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提出,“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为了落实这项措施,有关部门正酝酿将省、区、市管理的一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集中起来,按一定比例投资到各类金融资产。
社保基金等投资经验可借鉴
目前,业内比较普遍地将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和机制拿来作为养老金拓宽投资渠道的可行性借鉴。
“从2000年成立以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按规定的比例分别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股票和直接股权投资,10年来年均收益率超过9%;此外,全国企业年金年均收益率约为14%。”据戴相龙介绍,2010年,上证综指整体下跌14.31%,但全国社保基金当年取得了4.23%的投资收益率。
“从业绩上来看,像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资产管理经验上确有可取之处,可供养老金投资借鉴。”东方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师邵宇指出,“从空间上来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严格进行多元化、分散性的资产配置;从时间上来说,社保基金注重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邵宇认为这是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表现优于其他基金的主要原因。
其多元化、分散性的原则比较明显地表现在投资比例上。全国社保基金投资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