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危机促使美元走强 黄金牛市大势已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09: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不论是从国际大环境、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来说,支撑黄金牛市延续的根基已经开始动摇。国际金价在过去10年的大幅上涨之后,面临深幅回调,预计短期目标价位1600美金/盎司,未来2~3年的目标价位为1200美元/盎司。

  一月份以来,受各种危机炒作以及投资需求拉动,国际金价再次走强,回到1700美元/盎司上方。但笔者认为,此轮黄金的上涨并不是黄金十年牛市的主旋律,而是阶段性反弹。结合国际经济大环境和黄金的基本面,黄金牛市的根基已经发生动摇,目前正是做空黄金的大好时机。

  欧债危机促使美元走强

  从历史上看,国际资本流向对美元指数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坏后的1973~1980年,商品的保值功能进一步体现,石油、黄金和其他基础原材料价格飞涨,美元大量流出美国,进入拉美等原材料生产国;同时,新货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美元的需求降低,美元在此期间大幅贬值。

  1981~1985年期间,美国政府在经济上倡导减税政策,直接刺激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同时,美元利率在1981年达到了惊人的16%,吸引大量资本回流美国,并引发了著名的拉美债务危机,期间,美元指数飙升90%。在这一轮升值周期中,美国政府积聚了巨额的经常帐与政府预算赤字。1985年,美国逼迫日元及其他货币兑美元升值,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而后,伴随着美元贬值及利率下调,大量资本流出美国资本市场,并引发了1987年的股灾。在《广场协议》后的短短4年间,美元指数暴跌51%,并陷入长期低迷。

  在1997~2001年期间,美国的财政赤字得到明显改善,并在1998~2000实现了连续3年的财政盈余。更重要的是,美国本土正在经历信息技术革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急剧增长,大量资本流入美国。美元指数在此期间升值35%。

  2000年之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以2011年的9·11事件为标志,美国实体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下降,资本流向了虚拟经济。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显现,美元指数继续下行。2007年开始,次贷危机席卷国际金融市场,并在2008年达到顶峰,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止跌回升。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盟国家的债务问题受到关注,2009年12月,国

  际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欧债危机正式爆发。至此,美元指数由2002年开始的贬值周期宣告终结,美元指数步入震荡。

  那么,步入2012年后,美元指数将如何演绎,笔者认为国际资本回流美国,使美元走强的概率相当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美国经济领跑海外发达经济体,资本回报率增加,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回升。历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都能领先于欧洲复苏,而这一次也不例外。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报告显示,2012年1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为54.1%,继续领跑海外发达经济体。新订单增多,生产加速扩张,制造业整体增速正在加快。于此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明显好转。

  最新数据显示,伴随着强劲的消费数据,美国1月份失业率继续刷新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降至8.3%;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24.3万人,创下2011年4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一切都凸显美国经济加速转暖,吸引国际资本回流。

  其次,全球经济整体放缓,大宗商品需求降低,国际资本流出原材料生产国。由于欧元区债务问题严峻,几大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机构大幅下调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行在《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12年全球增长率为2.5%,2013年为3.1%。这份报告调低了世行此前对2012年的增长率预测,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测从去年6月份的6.2%,调低至5.4%;发达国家从2.7%调至1.4%,其中,对欧元区从1.9%降至负0.3%。全球经济放缓必将影响到大宗商品消费,从国际干散货运的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BDI)航运指数可见一斑。而且大宗商品市场在前一轮经济周期中经历了大幅上涨,目前并不存在很高的安全边际,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正在减弱。流出大宗商品领域的资金或将回流美国。

  再次,主权债务问题仍存隐患,欧美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进入2012年以来,欧元区成员国的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欧债危机出现缓和的迹象。专家指出,这一迹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欧洲央行去年年底的3年期再融资操作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了银行业的压力,提振了市场信心。然而,这一形势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欧美的经济差距。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实力不平衡,单一的货币体系制约了差异化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是偿债的基本前提,在目前看来,欧元区重债国要想在短期内解决债务问题是不可能的。这必将导致美欧的经济进一步分化,使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更加青睐。

  总之,美国相对于世界其它经济体的吸引力正在增加。虽然美元的低利率仍将持续,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债问题短期又得不到根本解决的背景下,国际资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资本回流美国将导致美元走强,使黄金承压。

  黄金持仓大幅下降

  黄金的上涨与资金的参与热情密切相关。从2002年至今,参与黄金市场的资金不断增加,黄金价格在此期间暴涨了5倍。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持仓数据来看,在2002年初,包括期权在内的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总持仓只有15万手,这一数字在2011年8月23日当周达到破纪录的103万手,2011年9月6日当周出现次高点100.7万手。有趣的是,COMEX黄金价格也是在这2个交易日出现短期顶部,至今未破。虽然黄金牛市的言论不绝于耳,但是黄金的暴涨已经使部分资金心存恐惧,撤离金市。2011年9月以来,COME黄金持仓不断下降,目前为66万手左右,已经回到了2年前的水平。

  投机力量与黄金期价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CFTC的非商业持仓被视作基金持仓,如果将跨期套利部分扣除,剩余的便是基金的投机头寸。

  可以看出,2004年后,黄金明显受到基金关注,基金持仓量增加。而基金净持仓与金价走势更为密切,2001年之前,基金基本是净空持仓;2001年后,基金一直维持净多态势,而2001年正是黄金价格的分水岭。在过去的10年间,金价的几次大幅调整都伴随着基金净多的大幅降低,而且基金净多持仓的下降偶尔领先于金价调整。在2011年8月金价见顶之前,基金净多持仓一度达28万手之巨,而目前的基金净多持仓仅有15万手,下降46%。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不稳定明显拖慢了黄金回调的步伐,虽然基金净持仓大幅下降,金价仅调整了10%。

  笔者认为,这正是介入黄金空单的大好时机。不论是基金总持仓还是净持仓都大幅缩水,与黄金价格目前的相对高位明显不协调,黄金补跌的概率很大。

  黄金消费步入淡季

  黄金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黄金价格通常在下半年走强,上半年走弱。其中以8月,9月上涨和3月下跌的季节性特征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世界黄金生产相对稳定,而黄金消费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黄金的现货需求主要来自珠宝制造业,每年的10~12月是世界黄金第一大消费国印度的排灯节和结婚高峰;12月同时也是西方圣诞节消费高峰;而在1~2月份,是亚洲华人欢度春节的时候,是珠宝首饰销售旺季的尾声。通常,供货商需要提前备货,黄金消费通常提前与珠宝消费1~2个月。

  2011年,黄金的避险和投资需求掩盖了其季节性规律,黄金出现了反季节走势,国际金价在2011年上半年大幅走高,从9月份开始调整。但是,避险和投资需求不会一直主导黄金市场,黄金最终还是要回归商品本质。如果旺季不旺,淡季走弱的概率会更大。

  总之,不论是从国际大环境、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来说,支撑黄金牛市延续的根基已经动摇。国际金价在过去10年的大幅上涨之后,面临深幅回调,短期目标价1600美元/盎司,未来2~3年的目标价为1200美元/盎司。

  (作者系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商务时评”

  

欧债危机促使美元走强黄金牛市大势已去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