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甘洒热血写春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邓隆飞见习记者澎冰 通讯员王金川向新国谢碧华

  一位哲人曾说过,不论做什么工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2008年,老袁在庙头镇工商界人士的鼎力推崇下,担任镇工商联党支部书记,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四个年头。用镇委组织委员兼统战委员林晓木的话说:“老袁,干么事,像么事。”

  风风火火践诺言

  老工商人都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老袁就参与镇工商联的有关事务。他对全镇各行业的能人志士了如指掌,在工商界有着良好的人脉关系,工商联的许多材料都出自他的手笔。前任领导的突然离去,令庙头地区工商界群龙无首。老袁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走马上任的,他深感责任重大,对分管的领导表态:只能锦上添花,绝不越搞越差。在镇工商联组织成立大会上,他掷地有声:“既然选择了工商联这项工作,就要认真地干,干它个有头有脸!与其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如回家卖红薯!”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工商界树立榜样,搞典型引路。他选取自己熟悉的有代表性的工商界人士,分别撰写了《“杨掌门”的流金岁月》、《商宜有道品自华》、《不懈创业者》、《凌云壮志》、《创业,他别无选择》等文章,在《汉川商人》和其他媒体上发表。把这些典型人物树起来,将他们的先进事迹报道出来,让其他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老袁兼任镇诗词楹联分会会长,是《庙头镇志》的编辑之一。几年来,他一一采访庙头地区工商界知名人士,他有一个设想,待条件成熟时,编辑一本《庙头商人》的书籍。

  他敢为人先。在他的带领下,工商联对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实行跟踪帮办制和服务承诺制,服务跟着企业走。当了解到一些企业常发生工伤赔偿等纠纷时,他建议成立庙头镇工商联人民调解委员会,得到市司法局和镇委的大力支持。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共调处各类纠纷12起,其中工伤事故5起,交通事故2起,员工纠纷3起,突发事件1起,房屋租赁纠纷1起。调解成功率100%。

  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商联靠什么赢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士的拥护和支持?答案是:“靠服务,靠真心实意为会员办实事。”“企业主没有想到的,工商联应该想到。”“把想到的事情做到、做好。”几年来,老袁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答案。

  工商联积极推荐能人。镇工商联会员中现有1人担任孝感市人大代表,2人担任孝感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6人担任汉川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人担任汉川市工商联常、执委,18人担任镇人大代表,14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干部。实践给他的启示是:只要权为会员所用,真正把会员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会支持你、拥护你。

  在庙头镇工商界,无论是大型企业的董事长,还是个体工商户老板,不管谁家有隔阂矛盾、经营困难、麻烦纠纷、红白喜事,他都有请必到,积极筹划、跑路、协调,促成事情园满解决,老板们对此心存感激。

  “凡属市镇两级的重大活动,工商联都一马当先。”镇委副书记张云桥说。每遇防大汛抗大旱,工商联总是第一时间参加活动、组织慰问。自1998年起,工商联连续13年支教助学,为300多名贫困学子圆求学梦,累计捐款3万余元。

  2010年4月,七屋台村青年王伟患急性脊柱炎和慢性胃炎,在家徒四壁的情况下,向工商联求援。老袁拟定一份“伸出援手,挽救生命”的倡议书,多方筹得善款5000元。

  2010年6月,由镇工商联举办、湖北华宏纺织公司承办的“华宏杯法律进企业·学信用兄弟,做守法商人”演讲竞赛,得到汉川市委宣传部、市普法办、市工商联的大力支持,市电视台予以现场直播。此活动在全市引起极大反响,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老袁常说:“对上负责,让组织放心;对下负责,让会员满意;对己负责,终生无悔。”1974年,年仅17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就进了生产大队的门。组织上发现他是个好苗子,有意安排他到生产小队任会计、当队长。1976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需要,他的职务多次变更,曾担任过团支书、治保主任、民兵连指导员、贫协主席、村会计、村党支部书记等职,他干一行爱一行,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期间,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几十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经历,锻炼了他耿直、豪爽的性格和细致、求实的工作作风。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用掏心窝的话说,他对工商联是情有独钟。他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庙头镇工商联的工作干出特色、干出水平,全市争优、全省夺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