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安全面前,没有靠谱的食品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胡军华

  作为财经记者,报道食品安全事件让人头疼,不报道,读者会觉得你尸位素餐;拉开架势报道,会发现中国的食品行业其实并没有完美的公司,它们迟早会出点事。

  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给了双汇沉重一击。除了董事长万隆,双汇集团上下颇有世界末日之感,惶惶不可终日,人们也猜测过事件始作俑者是不是双汇的竞争对手。

  但后来的事态显示,其竞争对手同样遭遇瘦肉精事件。

  本土食品企业中,2011年乳业标准远低于国际标准的讨论让蒙牛、伊利等大牌乳品企业成“千夫指”;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将思念、三全、湾仔码头统统放倒。

  跨国食品企业也没能独善其身,可口可乐果粒橙发现了禁用农药,麦当劳汉堡使用的是用来作为猫粮、狗粮的“粉红肉渣”。

  如果你较真,抵制这些问题公司,感觉很仗义,但一定尴尬:假如你不是身在农村,有一亩三分地养猪种菜。

  板子当然首先要打在公司的屁股上,但却没有完美的食品公司。万隆回顾瘦肉精事件教训时说,虽然养猪环节没控制在自己手里,但含有瘦肉精的生猪是可以挡在屠宰场之外,前提是加强检验力度,只要有足够投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当然,有些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有人在泼脏水,背后是为了某种目的。至于食品行业在产品中故意投毒或其他异物的事情来引起轰动,也并不鲜见。

  中国农业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实现现代化,食品从农田、养殖场到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往往经历漫长的链条,任何环节把关不严,吃进嘴里的食品就可能出问题,食品企业能做的是在自己可以把控的环节做到完美,没法替别人背书:这样做了仍然出事,最好的办法是老老实实承认错误、道歉,能召回的召回,遮遮掩掩或幽怨地渲染悲情只会更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食品局前副局长大卫·艾奇逊(David Acheson)曾对记者说,看不懂中国公司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躲躲闪闪的做法。他说美国食品企业这时都会大大方方公开召回,中国企业却担心这样做陷入灭顶之灾,实情并不一定如此。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