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期所拟推原油期货:中国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三箭齐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1:1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郭兴艳

  监管者思路转变期货新产品将频现、中资争做国际期货交易所会员忙“出海”、香港两交易所力争离岸人民币商品期货发展——作为全球商品消耗大国,中国似乎正在三路齐发试图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

  上海将推原油期货合约

  有外媒日前报道称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拟推出原油期货合约,并将对境外投资者部分开放。

  有了解相关情况的一位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上期所准备推出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同时将很快推出谷类期货合约产品。该人士指出,最近监管层的表态以及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等多个新产品的推出,显示出中国资本市场将以快于此前的速度开放。

  国际期货经纪商新际集团(Newedge)全球固定收益、货币和商品交易主管John F. Fay认为该产品“相当令人兴奋”,并认为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将吸引全球投资者关注。

  中国欲夺大宗商品定价权

  Fay认为,商品市场正在产生定价形式和市场结构的转变,中国被动接受商品生产者定价的情况将发生改变,市场中心也将从流动性提供者转向亚洲市场。

  实际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要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逐步增强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上的定价权。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消耗着全球40%的金属、20%的能源以及21%的农产品。

  而目前,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仍全面对境外投资者关闭。市场人士认为,除进一步开放市场外,中资机构要“走出去”了解国际市场、寻求国际客户,在现阶段可利用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优势,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吸引国际投资者。

  据本报此前报道,中银国际曾试图通过并购已破产的曼氏金融(MF Global)伦敦业务,从而获得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圈内会员资格及客户群。但此后中银国际放弃收购,转而申请LME会员资格,预计将在今年第一季度获批。

  Fay指出,不少中资机构已开始在海外设立分支,但目前仍未有一家能在国际商品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认为,从头开始建立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业务难度相当大,海外并购不失为捷径,但要特别留意相关资产风险。他认为,中资机构的中资客户基础将为其“走出去”带来正面影响。

  新际金属事业部亚洲区总经理石成虎指出,中资机构正在获取国际商品期货交易会员资格、发展基础设施阶段,而国内期货市场则完全对海外投资者关闭。他认为,在国内期货市场慢慢开放的过程中,香港市场可起到连接中国内地和国际投资者的作用。

  事实上,去年5月开始运作的香港商品交易所,正在筹备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及白银期货合约,据介绍,其他人民币计价的产品还将拓展至铜期货和基本金属期货合约。香港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从开业至昨日(2月13日)下午,累计总成交量达到100万张,总成交额超过500亿美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