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见事早动作快预调微调将增强宏观调控效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5:58 来源: 金融时报

  牛娟娟

  记者牛娟娟就在1月份经济金融数据陆续出炉之时,中央近日再次对宏观调控问题给予明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时指出,今年1月份和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要见事早,动作快,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温家宝强调,所谓宏观审慎的政策,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基本向好

  央行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M2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创10年来新低。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高于去年12月的6405亿元,但低于市场预期。尽管1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整体呈现“低位运行”态势,但专家表示,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增长仍处于向常态水平回归过程中,增长水平依旧在合理区间内,信贷结构也基本符合国家“有扶有控”的方向和目标。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5%,环比上涨1.5%。1月份PPI同比上涨0.7%,涨幅创26个月以来新低,环比继续下降0.1%。对于当前物价水平,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指出:“从表面上看,1月份CPI同比上涨4.5%的水平似乎偏高,但仔细剖析其成因,并扣除翘尾因素影响,实际新涨价部分也不算太高,尚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2012年物价因素可淡出宏观调控视线。有分析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阶段性回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主动调控,若政策取向和力度把握不当,物价未来仍有反弹的可能。同时,PPI环比下行意味着工业生产领域降温态势仍在持续,经济运行的复杂态势仍需政策面积极加以关注。

  “无疑,在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虽然控通胀不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但仍需着力应对,宏观调控仍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几者之间找平衡点。”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说。

  积极关注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1月份各项数据也显示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值得关注。首先是进出口形势出现下降需要引起关注和积极应对。来自海关的外贸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贸易顺差272.8亿美元,但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8%,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0.5%和15.3%。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李建军分析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将对我国出口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未来包括货物贸易在内的我国经常项目有望继续保持顺差,但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可能会收窄。“更为关键的是,要考虑在出口这一拉动经济增长‘马车’总体形势可能不佳的态势下,今年促进经济增长的后续动力该如何补给问题。”上述工行分析人士指出。

  其次,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进一步增强。日前外汇局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呈现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474亿美元,这是资本和金融项目自2010年按季度发布数据以来首次呈现“逆差”态势。此前的2011年三季度数据则显示,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62亿美元。“一正一负”规模的变化,显示出去年四季度资本流向变化十分明显。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从中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虽然会继续呈现净流入,但短期内出现波动的风险增加,跨境资本频繁进出的风险也在加大。同时,如果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态势持续一段时间,则将可能影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操作,这些都是未来应该密切关注的。

  再次,自从去年11、12月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动、海外市场一度“唱空”人民币以来,近日,境内外市场又再现人民币升值预期。数据显示,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937元,人民币又在悄然无声中跨入“6.2”时代,创汇改以来新高。华安证券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明显,一方面会给市场预期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容易加大市场波动,使得资本进出的频率和幅度加剧,这些都需要引起注意。”

  加强预调微调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效果

  年初以来,管理层和市场都对2012年经济走势作出了“充满不确定性”的判断,而1月份的金融数据以及2月以来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值得关注的情况和变化,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

  面对当前情况,毫无疑问,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搞好预调微调尤为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一直坚持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微调预调。

  专家表示,今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确实较为复杂,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和要求,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同时根据经济情况发展,搞好预调微调。对内,要继续解决好与民生相关的重要问题,关注并调控好物价、房价,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经济形势,要增强应对力,积极关注外贸形势变化,防范跨境资本冲击。要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监测,构建防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的体制机制。

  “最为关键的是,要积极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的转折时期,经济增长的宏观环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增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信贷政策上,要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社会融资总规模合理增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