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阔别五周 产业资本重现净减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04:10 来源: 信息时报

  

阔别五周产业资本重现净减持
阔别五周产业资本重现净减持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今年以来通过不断增持维稳大盘的产业资本,终于在大盘的稳步上行中坐立不安起来。净增持五周之后,产业资本从上周开始重现净减持。大宗交易平台近日出现明显放量,超过三分之一的交易以超过10%的折价率水平完成,显示出股东短期套现的强烈冲动。

  虽然目前大小非减持绝对值并不大,然而大盘仅仅150余点的上涨就引发产业资本快速“变脸”,其中潜在的风险信号不免让人心惊。市场分析认为,盈利下滑与现金流紧张决定了民营资本减持的冲动不会轻易消失;而首轮地方债偿债高峰的到来,也可能加大国资所属上市公司的减持力度。而若上述减持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对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大宗交易市场频现打折大甩卖

  二级市场的一波反弹让沪综指重回2350点一线,但此前一直作为维稳大盘重要力量之一的产业资本,态度却发生了改变。财汇金融数据统计,2月以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了177笔交易,总计成交2.68亿股,成交金额达27.63亿元;而在1月大宗交易平台仅发生了208笔交易,而同期的成交量与成交金额也均逊于本月。

  不仅大宗交易明显放量,从交易数据来看,大面积的“跳楼甩卖”以及“超强折扣”也成为近期大宗交易的重要特点。本周一汉得信息出现的巨量大宗交易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当日汉得信息发生了11笔大宗交易,总计成交810.66万股,约占总股本的4.83%,成交额高达1.13亿元,是盘中成交额的近7倍。与汉得信息当日15.58元的收盘价相比,14元的成交价格不仅折价了10.14%,而且也处于该股上市以来的最低价格区间。

  据记者统计,2月以来的10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只有6笔溢价交易,其余171笔交易均是折价完成,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以超过10%的折价率水平完成,显示了股东短期套现的强烈愿望。以本周两个交易日为例,昨日两市18笔大宗交易仅1笔小幅溢价,其余均为打折成交;而在周一,两市的31笔大宗交易则全部是以打折成交的,其中19笔折价超过10%。据记者统计,近两日的57笔交易平均折价率达到了8.01%,而在本轮反弹行情的低位区间,大宗交易始终保持在5%~6%之间的折价率水平。

  据中金公司统计,上周共11家公司增持,增持数量0.04亿股,增持金额为0.48亿元;与此同时却有17家公司发生了减持,减持数量为0.58亿股,减持金额为7.24亿元。上周股东高管净减持股数为0.44亿股,净减持金额为6.66亿元,结束了连续5周的净增持。此外,通过财汇数据也统计发现,2月以来沪深股市重要股东增持股票市值1.67亿元,减持股票市值7.54亿元,净减持额达到5.87亿元。

  股东疯狂减持机构频频接盘

  昨日晚间,汉得信息公布了减持方的“真面目”,分别是上海得逸投资和上海得帆投资两家“得字辈”股东,套现的正是最近才刚刚解禁的限售股。其中得逸投资减持320万股,得帆投资减持201万股股,两家的成交均价均为14元,较当天的15.58元的收盘价折价逾10%。

  有意思的是,从汉得信息大宗交易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汹涌而出的上亿元资金的筹码却全部被机构席位兜进。而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就陆续有机构对汉得信息作出乐观评级,申银万国更是在近期的报告中将公司2012、2013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了5%和11%。

  这种股东忙着减持,机构和券商总部席位却频频接盘的现象近日非常普遍,产业资本与机构似乎出现了观念上的碰撞。如广电电气2月以来的29笔大宗交易中,有28笔的卖方都来自于华泰证券总部和长城证券青岛台东一路这两个席位,而接盘方则包括安信证券总部、光大证券总部、中信证券总部、英大证券总部以及华泰证券总部等多家券商总部席位。此外,联信永益、小商品城等个股也均出现了营业部席位抛售、机构或券商总部席位接手的情况。

  实际上,不仅仅是产业资本与机构的态度相悖,即使是股东与高管之间也出现了进退不一的情况。以紫鑫药业为例,从1月19日开始,高管开始不断增持。然而,就在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情况看好之时,紫鑫药业股东却在悄悄撤退,2月大宗交易平台的4笔交易就套现了8052万元。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卖方营业部的地址来看,很有可能均是公司第三大股东吉林长白山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为。一边是高管的抱团增持,一边是股东的频频撤退,但从最终的数据看,高管增持的数量甚至不及股东减持的十分之一。

  大规模减持接踵而至或成股指新压力

  对于产业资本的净减持再次出现,中金公司分析认为,在市场持续反弹之下,相对估值的回升导致市场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然而仅仅因为如此吗?恐怕未必。因为如果从估值来看,大盘仅仅150余点的上涨不足以让产业资本坐立难安。

  中金公司周一研报表示,本周中小银行面临最后一次准备金补缴,或将导致shibor继续小幅上升。而从1月不足8000亿元的信贷看,货币政策放松的程度也远比想像中小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宏观经济背景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利,投资下行、贸易低迷对应的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回落,货币政策未如预期中宽松对应的则是现金流紧张,从客观上看,产业资本减持的冲动不会轻易消失。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的大宗交易中,小盘股虽然仍是主力,但大盘股所占比例也呈现出了逐步攀升的态势。分析认为,2012年迎来了地方债的首轮偿债高峰,这也成为A股市场不容忽视的压力。其实2011年来国资背景公司的“大小非”减持就已在不断增加,据媒体统计,去年地方政府及国资委减持的上市公司股份超过了2亿股,套现金额超过40亿元。而这或许才刚刚开始,A股市场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资委或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有622家,市值约2.7万亿元,申银万国此前曾测算,地方国资委持有的A股资产管理规模约为4700亿元,减持规模或达2000多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近日撰文表示,地方债务还款期将至令很多地方政府遭遇财政困难,而房地产调控造成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于是抛售国有股便成为地方财政渡过难关的手段,也将成为继税收和土地之后的“第三财政”,各地政府和国资委开始了国有股减持风潮。而如果这种减持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对A股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