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年前福州鼓岭 习近平帮助美国老人圆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6 05:50 来源: 东南快报

  1992年,当楚燕丽接到接待美国老人嘎登勒太太的任务的时候,她感到有些疑惑。作为福州市外事办原副主任,她在此前大多接待的是各国到访的官员,还从没接待过像嘎登勒太太这样的美国平民。

  “当时我们来来去去接待得更多的是一些官员。来自美国的官员团队那个时候也不是很多,在我印象中,还从没有过对平民的接待,所以对这个接待任务是有一些困惑吧。”楚燕丽告诉记者。

  而这位来自美国的客人——嘎登勒太太是接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的邀请前来访问福州的。

  1992年4月,在看到刊登于《人民日报》上一篇讲述嘎登勒夫妇中国情的海外征文稿件后,习近平十分感动,立即邀请她访问福州。于是,当年的8月,当时76岁的嘎登勒夫人在稿件作者——留美学生钟翰的陪同下,终于完成了丈夫的遗愿——重访福州鼓岭。

  嘎登勒太太告诉习近平:“我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此行十分幸运亦富有意义。我将把这里发生的故事,告诉美国加州的朋友和我的英国朋友们。”

  据楚燕丽回忆:当年的嘎登勒太太比较胖,个头很高,典型高加索人的体型。老太太特别阳光,穿着非常鲜艳的衣服,尤其是那件绿色真丝的无领套头衫,配上白色的项链,一看就是加州的风格。

  为了表示感谢,嘎登勒太太将丈夫收藏多年的一对漆画瓶送给了习近平,习近平也回赠了一对代表现代工艺的瓷瓶。

  一个多世纪以来,鼓岭一直以避暑胜地闻名于世。也正是在这里,嘎登勒太太的丈夫度过了一生难忘的美好的童年时光。弥留之际,嘎登勒先生还不断呼唤着鼓岭的名字。

  1992年的访问中,嘎登勒太太在鼓岭逗留了两个晚上。

  其间,她与鼓岭的9位老者共同回顾了那些中外人民共同居住在鼓岭的日子。当其

  中一位老人回忆当时有户外国人家姓“嘉”的时候,嘎登勒太太特别激动,因为在其丈夫留下的各种纪念物中,有一枚刻着他幼时姓名的寿山石印章,其中就有这个“嘉”字。

  在当年的访问路线中,嘎登勒太太到他丈夫生前曾经提到的地方,走访了一些旧的鼓岭建筑,她所住宿的房子也是当年外国人留下的建筑之一。

  “她当时住的房子有一个廊,像走道一样,上面是有遮雨棚的。我们特意找了几张藤椅让她去坐。有一个场景是我印象很深的:她一个人静静坐在那边,在夕阳下缅怀她先生。那个画面我至今还记得,挺感人的。”楚燕丽说。

  鼓岭地处距离福州市区13公里的郊外,平均海拔为800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福州作为通商口岸开放。西方传教士1886年发现了鼓岭这一避暑胜地,这个小山村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交人员、传教士、商人前来居住。

  “我小时候就已经看不到有外国人住在这里了,但是我父亲、祖父经常谈到他们

  儿时中外居民在这里友好相处的日子”,今年52岁的鼓岭村支书郭向前告诉记者,当年他还负责了嘎登勒太太的安保工作。

  嘎登勒先生在鼓岭度过了9年的童年时光后,1911年随家人迁回美国,后来成为加州大学的一名物理学教授。

  他68岁退休之后就一直想再次回到鼓岭去,但是无奈当时中美尚未建交。这之后,嘎登勒先生就不幸瘫痪在床,但他仍保持着儿时每日喝稀饭的中式饮食习惯。

  每当嘎登勒太太用轮椅推他到花园时,他总是回忆着儿时在鼓岭的家。在他家的院子里种着红色的野草莓。

  据钟翰在他文章中的介绍,弥留之际,嘎登勒先生口中仍旧喃喃不绝地念叨着“Kuling,Kuling……”

  当时钟翰也不知道“Kuling”在哪里,但这并未阻止嘎登勒太太帮他丈夫完成遗愿。终于有一天,她在丈夫的遗物中找到印有“福州·鼓岭”字样邮戳的邮票,“Kul-ing”之谜才浮出水面。中国日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