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满足中国人不同的医疗需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1:0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GE医疗集团全球总裁兼CEO约翰·迪宁:

  满足中国人不同的医疗需求

  严婷

  “当我飞到成都后,我开了三小时的车到农村山区的一家诊所,发现他们需要的是简单的便携式超声波仪器。”GE医疗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迪宁(John Dineen)对自己在中国农村的一段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这让他知道,中国农村的诊所有着完全不同于高端市场的需求,他们不需要最先进的仪器,只需要最对的仪器。在服务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多年后,GE医疗已经将目光牢牢放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约翰·迪宁的目标是,要覆盖整个医疗体系的所有需求。

  约翰·迪宁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期间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他颇为振奋地指出,未来5年内医疗领域将产生各种巨大突破,而中国在医疗质量、可获得性以及医疗成本方面也正在进行一场大转型。

  不需要最先进,只需要最对的

  第一财经日报: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一直都被视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对于GE医疗来说,您怎么看待中国医疗市场的未来?

  约翰·迪宁:我认为,如果我们持续开发那些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技术,那么我们在中国的增速将会非常强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服务于北京和上海的一些更高端的医院,其中一些甚至在世界上都属于一流水平。但我们现在要进入二线城市,这些城市也很大,然后还要进入更小的城市,以及更多农村地区。我们不得不开发出一些适合那些医院的新技术,这正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不仅服务于高端市场,也要满足整个医疗体系的所有需求。中国政府正努力让医疗体系覆盖农村地区,我们也正在同样努力。

  日报:对于努力进军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你们有何具体战略?

  约翰·迪宁:因地制宜开发产品技术。我们在很多部队医院和北京的医院拥有大型和最发达的技术。但当你去一个更小的医院,他们需要性价比更高、更小、更简单的技术来提供诊断。当我飞到成都,我开了三小时的车到农村山区的一家诊所,发现他们需要的是简单的便携式超声波仪器。一方面,中国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部队医院,另一方面,农村的诊所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他们不需要最先进的仪器。于是我们开始开发产品组合,针对不同种类的诊所生产适合的仪器。

  日报:但在低端市场,你们如何与国产设备竞争?毕竟他们的价格要低得多。

  约翰·迪宁:是的,他们的成本低,我们也可以有一个低成本的结构,我们也有非常有利的软件能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开发出同样成本结构的产品,而且可以利用软件创造更多功能。

  日报:中国正在进行医疗体系改革,你们将如何利用这一契机?

  约翰·迪宁:中国的医疗改革主要是围绕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因此我们的战略完全与政府的目标相一致。我与中国卫生部和发改委等有很多相关讨论和合作,从而确保我们理解政府的政策目标,并开发相关技术来帮助政府完成这项目标。

  日报:从监管和市场壁垒角度来说,中国的医疗市场是否更难进入和展开业务?

  约翰·迪宁:不,中国有着先进的监管体系,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这与美国和欧洲的监管体系很相似。作为一家医疗公司,在与监管机构合作方面我们有着大量经验,我们与SFDA的合作经验,和我们与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非常相似。

  医疗体系大转型

  日报:今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大转型:塑造新模式”。从医疗行业的角度来看,您怎么看待这种转型?

  约翰·迪宁:医疗体系的转型围绕几方面。首先是质量,利用科技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更好结果的医疗服务。其次,是在医疗可获得性方面,对更多人提供更多医疗,对于中国而言是主要问题,而目前中国正在努力。最后是成本,试图在政府能够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实现这些转型。我认为全球医疗正在一系列转型过程中,中国显然也不例外。我们看到中国在医疗质量、可获得性以及医疗成本方面正在进行一场大转型。

  日报: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全球经济都在放缓,但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从西方转向新兴市场。对GE医疗来说,是否也会有相应的战略转移?

  约翰·迪宁: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挑战,而相应地需要不同科技来解决。医疗行业的转变并不会像经济格局的变化那么大。美国和欧洲的技术需求是提高生产力,而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需要让更多人获得医疗服务。因此,尽管每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发展阶段不同,但都在努力改善中。美国和欧洲依然在医疗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例如IT、分子诊断和一些全新疗法。

  日报:您预计未来十年在医疗领域将会出现怎样的新突破?

  约翰·迪宁:我们预计在很多不同领域会有突破:在医疗信息技术方面,医生将使用电脑来做出诊断;分子疗法和诊断也会出现突破,从而针对一个具体的病人所患的癌症来对症下药并能够根治癌症。我们还会看到干细胞疗法的突破。在设备方面,便携性和可获得性将会有突破,过去大机器能做出的诊断未来在小型便携式仪器上也能实现。未来5年,你就可以看到医疗领域取得巨大进步,这令人振奋。

  日报:除了机遇之外,中国医疗市场的挑战是什么?

  约翰·迪宁:最明显的挑战就是财务挑战。随着社会正趋于老龄化,政府的负担很大。医疗的需求面本身就是一项艰巨挑战,如何高效满足需求对政府、对企业都很重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