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湘鄂赣携手托起“中三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5:35 来源: 经济日报

  2月10日,武汉东湖之滨,演绎了一个春天的故事:江西省省长鹿心社、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湖南省副省长韩永文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共同签署了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共筑“中三角”,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湘鄂赣,山水相连,共饮长江“母亲河”。如今,三省再次携手,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加速中部崛起。

  “握掌为拳”谋划区域共赢

  湘鄂赣三省签订的《框架协议》显示,三省开展战略合作和区域协作,内容涉及: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产业分工协作,加强农业、水利、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区域、商务和市场合作,深化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等九个方面。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评价说:“实现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之后打造又一个城市群,对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战略、促进中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1”要大于3,这是湘鄂赣三省的共同愿景。

  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表示:“要与湖北、湖南一起,共同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全国统筹协调区域合作的实验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示范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带动区。”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快一体化步伐,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市场、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五个一体化’建设,加强规划和项目对接。”

  湖南省副省长韩永文认为,合作必须务实:“一方面,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布局、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城市集群重大事项统一协商、重大规划统一协调、重大项目统一协作。另一方面,打破区域性体制障碍,着力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

  资料显示,目前,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人均生产总值仍然远远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水平。2010年,其工业化率只有44.1%,仅与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持平;除武汉城市圈外,其城镇化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更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水平。

  “差距既是压力也是发展的空间。”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我们坚信,一个人行走也许会走得更快,但如果大家一起走,一定会走得更远。”

  协作融合拓宽发展空间

  对于此次合作的期待,一位网友给出了这样的描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内,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肥沃良田,有水资源丰富的天利地利,可以形成像美国五大湖城市群一样的聚集区。

  事实上,三省的融合早已在经济领域开始发力。

  在江西九江,当地的一项统计显示,一半以上的九江人祖籍是湖北,现在九江17路公交车直通湖北黄梅小池,市区八成蔬菜来自黄梅;据湖北江西商会的统计,在湖北创业的赣商有25万人,投资总额近700亿元,其中,仅在武汉市就有赣商10万人,注册企业近3000家;而据湖南湖北商会统计,湖北老乡在湖南一年的收入是800亿元。

  企业家的感受是敏锐、直接的。马应龙药业集团生产的八宝眼霜,走出湖北的第一步选择是邻省湖南。“三省打造‘中三角’为企业发展创造重大利好!”马应龙八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胡大军说,继武汉之后,长沙已成为八宝眼霜新的销售增长极。三省城市圈抱团发展、降低市场门槛,对马应龙这一老字号而言,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发展。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范仲说,坚持产业第一是“中三角”经济增长的基础,而“中三角”反过来又为产业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以汽车为例,湘鄂赣的城市群之间会形成一种向大企业集聚的磁场效应,像东风这样的中部大公司更有机会延伸产业链,从而提升中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三省产业协作,有较好的基础。”湖南省长株潭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聂光旭告诉记者,武汉城市圈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制造基地,还是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及大昌九城市群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机电、化工产品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研发中心;三地有高等院校229所,有近100万专业技术人才;农业、IT、先进制造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均处于国内前列。

  三地牵手,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场“集体舞”,只有武汉、长沙、南昌三市共舞,盘活区域市场、资源,拓展协作渠道,形成联动发展合力,才能形成要素资源聚集的“加法”效应。唐良智说,如果还是各自为政,分兵突围,只能是要素资源的“减法”。他表示,武汉将带头开放科教、人才、交通、工业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中部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吸引市场要素向中部聚集,提升中部经济实力。

  “要进一步推进湘鄂赣三省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表示,今后将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省际间交通设施规划对接,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合作。

  聚合要素共铸增长“引擎”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徐匡迪院士说,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理应成为我国中部崛起的支撑点和杠杆。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告诉记者,眼下正是三省各重点领域推进一体化的阶段。首先是交通、信息、水利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合力构建互连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然后,推动三省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并推进文化、旅游、物流和金融一体化,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串珠为盘,合掌成拳,已经成为三省有识之士的共识。一系列顺势而为的探索之举,正迅速展开。

  在湖北,该省在编制2010年至2030年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向东,率先推动武汉城市圈东翼建设,对接昌九城镇群;向南,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形成战略性区域走廊。而湖南、江西两省,在编制各省发展规划时,也开始将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理念融入其中。

  2月4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通厅负责人齐聚武汉,共同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合作意向书,将实现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

  2月10日,三省旅游局局长又签署了旅游业合作协议。湖北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介绍说,三省将建立中三角旅游协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客源互推、市场共管,共同开发“一江两湖三名楼”和韶山、井冈山、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合力开发国际旅游市场。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刘绵松认为,协议签订后抱团发展,将从根本上提升三省旅游竞争力。

  商务和工商部门也不甘落后。湖北省商务厅厅长周先旺说,三省商务部门也即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届时,三省的商业企业也将增进合作,建立一个通畅的长江中游商品集散地,方便百姓购物,也为经商、就业提供难得的机遇。

  与此同时,“黄石、黄冈和九江”,“岳阳、咸宁和九江”等一个个“小三角”正在成为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长江流域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并推动中国经济的新一轮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携手推动中部崛起,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扬帆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