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公募量化基金:半量化、同质化、业绩平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8 01:1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刘田

  [ 目前公募量化基金和传统基金相比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对于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并没有应用,创新不足,和其他方法相比量化投资并没有显示出优势 ]

  “每天早上开盘之前,量化系统会提交所有被动指数产品的当日交易清单,基金经理只需要根据不同基金的一些投资限制进行细节调整。”一位指数基金经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这就是量化投资管理指数基金带来的变化。

  这只是量化投资在公募基金运用的一个缩影。早在2004年光大保德信基金就推出了首只采用量化策略的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那么,经过7年多的发展,公募基金在量化投资领域的进展如何呢?

  

  15只主动量化产品

  公募基金的第一只量化基金早在2004年就诞生,但起初阵营扩张非常缓慢,直到2009年开始才出现加速迹象。根据记者统计,目前已有13家基金公司推出了15只主动管理型量化基金,2009年以后成立的就有12只。

  目前量化投资在公募产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利用量化投资管理纯被动指数基金,控制跟踪指数误差;第二是主动管理的增强指数量化基金,以富国基金为代表;第三是主动管理的量化产品,择时、选股等都通过量化模型完成。

  这三个方面的应用其实也反映了量化投资的三个层次,选股是最低的层面,之后是行业配置,最上面是仓位选择。

  上述指数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纯被动指数基金方面,采用量化投资成本较低。对于已成立运作的指数基金来说,在系统建立起来后,相同管理类型的产品都可以共用一套系统,基金经理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对细节进行微调。

  “增强指数基金其实也是一种主动管理基金,只是不进行择时,仓位和一般指数基金相同,始终不高于95%,不低于90%。”国内第一只量化增强基金富国沪深300指数基金经理李笑薇告诉记者,增强主要是通过对股票的选择和行业的选择。具体怎样选择股票和行业,主要是通过阿尔法因子量化模型。

  完全主动的量化基金相当于增强指数基金的“升级版”,在利用量化模型选股和行业的同时,增加择时模型,股票、行业和仓位都通过量化模型来决定。目前市场上这类基金共有12只。

  从去年开始,公募基金的量化投资从普通公募产品扩展到专户理财产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华宝兴业、易方达、银华、博时、大摩华鑫、银河、纽银梅隆等基金公司都已经推出量化投资相关的专户产品。这类产品大多采用量化投资选股并结合股指期货对冲,以实现绝对收益。

  

  半量化?

  不过,无论从公募基金量化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来看,都仍然是市场上的“冰山一角”。根据2011年四季报数据,目前15只主动管理的量化基金的规模仅241.04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1%左右,但美国量化基金占市场份额可能在30%左右。

  “公募量化基金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而且目前纯粹的量化基金并不多。”好买基金研究员曾令华对记者表示,很多产品仓位调整、行业配置并不完全是基于量化模式,量化投资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调整。“观察这些量化基金的契约和季度报告可以发现,基金或者是不进行择时,或者就是根据主观经验进行择时,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体现出模型选股产生的效果。”

  上海金融学院一位专家对记者指出,目前公募量化基金采用的量化投资都是“小儿科”手法,甚至算不上量化投资。“有一个基金公司量化产品采取的是对股票的6个基本面因素进行打分,打分排名靠前的股票就进行投资,这其实根本不是量化投资。”

  “另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量化模型同质化。”曾令华指出,目前大部分量化基金采用的选股逻辑有很多相似之处,普遍采用的选股模型是多因子模型,出发点是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量化,输入数据来源也相同,对因子权重分配则掺杂着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所以,最后模型输出的结果差异更多源于主观判断的差异。”

  目前公募量化基金和传统基金相比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对于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并没有应用,创新不足,和其他方法相比量化投资并没有显示出优势。

  

  业绩平平

  公募量化产品更大的问题在于从目前的业绩来看,量化基金的业绩排名都相对靠后。12只非指数量化基金成立以来,仅有2只正收益,其他10只仍处于亏损状态。

  “当然有一点需要强调,不能一提到量化投资就是成功。”上述上海金融学院专家指出,目前90%基金经理都是采用基本面投资,但也有很多都是亏损,量化也是一样,最终盈利的一定只是少数。“每一种投资方法只有掌握了精髓才能成为佼佼者,目前公募基金中尚未看到佼佼者。”

  “量化投资基金在国内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相对短的评价期给量化投资基金定性并不科学和客观。”华宝兴业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徐林明对记者表示,大家对量化基金业绩可能有偏见,其实公募量化投资基金只是2010年表现不理想,这和2010年价值因子长期失效有比较大的关系,因为2010年市场上价值股基本没太大涨幅。“2011年量化基金整体处于市场平均水平,但业绩分化比较大。”

  “一些量化产品半量化、同质化或者业绩分化其实都是正常市场现象,也会有优胜劣汰的过程,好的产品自然会脱颖而出。”徐林明则指出,相对传统主动基金的充分发展而言,量化基金的发展潜力大,而且在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的市场背景下,在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瓶颈的行业环境下,量化基金将会是重要的产品创新方向和行业增长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