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泮河事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8 05:0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伊琳

  阳光明媚,大批村民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横幅开道,彩旗飘飘,沿路还敲锣打鼓如同“喜庆”的龙船经过,几名穿着睡衣的妇女儿童则笑容满面地探头张望。

  这是本报记者看到的一段视频录像。

  镜头中的一切,发生在2月1日的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泮河村,这种“集聚”行动2月初的几天里连续发生。大批村民聚集,在村里村外手拉横幅、彩旗,敲锣打鼓以示抗议。这被当地政府认定为“非法集聚”,警方目前已经介入侦查。2月14日以来,当地传出有多名村民被带走的消息。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纠纷起因于一个名为临港产业基地项目的征地,大部分被征用土地位于泮河村。据当地村民称,这些土地在村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陆续转让,而村民未拿到任何补偿款,也未得到合理安置。随后上千村民举行了上述“集聚”,还传说村委会负责人被逐出村,泮河村一度处于“无政府自治”状态。

  处置泮河事件的当地政府工作组已于2月7日进驻泮河村,且展开了系列协调行动。但至发稿时,风波尚未完全平息。

  埋藏了6年的隐秘“爆点”

  泮河村,位于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舥艚办事处,以道路为分界,划分为东、西两个小村。全村总人口5000余人。据泮河东村村民向记者介绍,村里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共有水田300亩、耕地80亩以及自留地和口粮田300亩;晒盐场365亩;滩涂养殖面积1920亩。“差不多是人均一亩多地。”

  泮河征地案始于苍南临港产业基地的圈地立项。这一基地位于鳌江口南岸,跨龙港、芦浦、舥艚三个区域,拥有舥艚和鳌江两个港口资源,规划总面积32平方公里。在地方政府规划里,基地以建设综合工业城为目标,计划在10至15年内建成,建成后整个基地年工业总产值可达1000亿元,生产总值300亿元,财政总收入50亿元,常住人口将达30万人。

  临港产业基地的占地范围,包括江南海涂围垦围区4万3千余亩和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旱地及废盐田4000亩。大部分围垦的土地分布在泮河、芦浦两区域。

  苍南县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泮河村的征地始于2006年,被征用共6000亩,包括水田600亩、自留地200亩、口粮基分地600亩、劳动力地800亩滩涂、海蛏养殖面积4000亩。“除小部分水田,基本上把村里的地都征光了。”泮河村的一位村民代表说。

  后来成为争议焦点的是,这些土地并非是被作为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而是被作为国有土地,由政府“依法收回”。政府方面认为,这些土地属于沿海滩涂,又在江南海涂围垦区范围内,性质属国有土地。江南海涂围垦工程于2002年被列入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提出“五年造地四万亩”。这项被当地政府誉为“千秋大业”的“德政工程”于2007年6月开工。

  土地性质的认定牵涉到征地补偿的差异。本报记者掌握的一份苍南县的《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1〕15号文件》显示,“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收回国有土地后,将安排一定比例土地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其中舥艚地块按5%返回,返回土地必须要按照围垦区或启动区的总体规划,由龙港镇统一组织实施。”

   对此,县府办副主任杨家乐、临港产业基地常务副总指挥杨细相曾向当地媒体解释说,政府考虑到新农村建设工作需要和扶持村集体经济及帮助村民转产转业,将返回5%的土地指标,并给予每亩16000元的补助。其中6000元直接拨款到村集体,10000元由镇里监管,用于村里公共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掌握的一份苍南县的《县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3号文件》也提到,舥艚和芦浦土地补偿标准每亩为16000元。

  然而,这样一宗始于5年多以前的大规模征地交易,村民们称他们之前毫不知情。整个征地过程一直在龙港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操作,既未召开村民大会告知村民,也未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得村民同意。县政府文件中提到的“每亩16000元”的补助款,村民们也没有到手一分钱。

  直至2011年,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启动区土地被招标拍卖、中标开发商兄弟铜业的施工队伍进场对村里养殖水塘进行填埋、开工建厂时,村民们才得知,自己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原来在2006年就被“卖”掉了,所有的耕地、水田、自留地早已成了国有土地。

  苍南是浙江的海洋大县,以盛产紫菜闻名。这里拥有长达252.1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对于临海而居的数万村民来说,滩涂就如他们的“保命田”。“再加上近几年生意也不好做了,大家更视这些土地为命。”一名已经在龙港经商的泮河村民对记者说。

  “保命田被收了,我们以后的生计怎么办?”村民们纷纷质疑。

  冲突由此引爆。

  燃烧了半年的引线

  “当时我就认为,这种征地做法,泮河肯定会出事的。”龙港镇政府的一位知情人士事后叹道。

  泮河是吕姓大村,宗族凝聚力强,和国内一些发生激烈群体事件的村庄一样,这里的民风彪悍也是远近闻名。有一年端午节,泮河吕姓和东门垟杨姓在观赛龙舟活动中发生口角,双方擂起祠堂鼓,拉出队伍大打出手,酿成18人死亡,80多人受伤的恶性暴力事件。

  在这次征地纠纷中,强悍的对抗再次发生。

  和另一些群体事件村庄一样,冲突首先在村民与进场施工企业之间爆发。2011年6月11日,温州兄弟铜业有限公司的施工队伍来到泮河村进场填方,与赶来阻止的村民发生肢体冲突,致多名人员受伤。10月16日,村民们又将泮河村区域内的开发企业丰华公司的工地围墙推倒。

  官方的反应是弹压。在丰华公司围墙推倒后,10月25日晚,苍南县警方以涉嫌损坏他人财产为由拘捕了9人,后释放3人。

  7月份开始,村民们开始持续上访和举报。

  先是到最基层的政府机构龙港镇舥艚办事处,就收回土地一事提出异议并进行信访。

  按村民的说法,他们在那里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双方还当场发生冲突,有几名村民代表被打伤。但当地政府否认有殴打村民一事。

  之后,村民们又先后到龙港镇政府、苍南县政府上访。但据村民说,都没有见到过主要的负责官员,出来接访的人也不肯告知他们的具体身份。

  和其它发生群体事件的村庄一样,征地纠纷很快演变为对村干部“财务腐败”的质疑。10月底开始的两个月里,村民们先后两次给龙港镇、苍南县、温州市等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各寄送1份邮政快递的经济责任审计申请书,要求审查泮河村的账目,均未获回音。

  12月份,苍南县纪委也收到了由龙港镇舥艚办事处泮河西村村民代表投寄的举报信,信中详细列举了14个问题,主要反映该村2005年至2011年间存在村账目不清,个别村干部似有贪污嫌疑。村民在信中请求县纪委领导亲临调查。

  2月3日,村民代表再次向县纪委致举报信,信中重新列举了18个问题。

  在一系列上访、举报中,村民们提出两点主要诉求:1,每亩16000元的补偿款村民们目前没有拿到,怀疑村委会干部存在贪污截留行为,要求政府查清补偿资金去向,并对相关官员背着村民“私卖土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彻查。2、村民认为泮河村的土地被当做国有性质征用不合理,这些土

  地应属集体性质,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将10%的土地指标返回给村民。

  后期,村民代表更对外宣称要“收回被私卖土地”。

  对于第一点诉求,苍南县纪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黄一智表示,接到村民12月份的举报后,县纪委与县检察院立即介入调查,着手对临港产业基地、原舥艚镇政府及泮河西村村集体帐目逐一进行翻查核实,大体摸清拨款走向。2012年1月19日,县纪委专门邀约举报人见面,将初步调查结果与举报人作了沟通。

  对于第二点诉求,当地政府仍坚持认为,泮河村被征收的土地为沿海滩涂,应属国有性质。

  这些答复显然无法让村民们满意,焦躁激烈的情绪开始发酵。

  “半年多下来,上访基本无效,我们就想,只能搞点更大的行动引起上级的重视,可能才会有点效果。”泮河西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所谓“更大的行动”,就是“集聚维权”。

  在今年2月1日、3日、5日,泮河村前后举行过三场“集聚”。“集聚”曾一度出村,后改为在村内进行,为的是避免游行者被警方拘捕。

  对此,苍南新闻网报道称,“我县龙港镇舥艚办事处泮河东村、泮河西村约200名村民举着‘清查村务’等标语进行集聚活动。”

  但按照村民代表的说法,这是村民“自发集聚”,并没有人刻意去组织,而且参与的人数规模最大达到了数千人,“除了外出未归的人,基本全村出动了。”

  在持续的“集聚”中,村干部们离开了泮河村,村委会工作实际停顿。外界传闻,泮河村陷入“无政府自治状态”。

  “所谓‘无政府自治状态’是夸大,其实只是几个村干部因为村民抗议而不能常规性参与管理而已。”龙港镇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对此另有说法。他并透露,泮河东村的村干部已经被免职处理,所以不能按常规上班。村里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舥艚办事处的驻村干部暂时兼任。

  无论如何,这一切在春节的祥和喜庆氛围下发生,显得格外刺眼。泮河村顿成各方注目的焦点。

  应急处置下的临时治理

  面对日益升级的事态,地方政府的处置行动也开始升级。

  2月7日,苍南县、龙港镇两级政府成立了“处置泮河东西两村集聚信访领导小组”,并进驻泮河村主持协调工作。

  据悉,工作组主要是由苍南县纪委出面组建,相关的政府部门与龙港镇政府联合组建,也吸收了部分民间组织人士及泮河村民的公务员亲属参加。

  但事件显然还引起了更高层面部门的关注。“实际上,这次泮河事件的处置,虽然由苍南县政府出面,但并非是他们主导了。”温州市政府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

  2月10日下午,苍南县委书记黄寿龙亲自到龙港镇主持召开研判会,就该镇泮河东村、西村发生的集聚信访一事进行分析协调,督导驻村工作组进一步开展处置工作。这个会议,该县的主要官员苏庆明、董庆华、麻胜聪、黄锦耀、丁振俊、林森森、雷仁、蒋荣国、魏中梁等均有参与。在基层官员眼里,“如同两会一样隆重”。

  黄寿龙在会上强调,工作组和龙港镇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处置工作,实事求是地反馈和回应村民诉求,争取事态早日平息,同时要始终保持信息透明公开,及时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随着工作组的进驻,2月8日前后,泮河村结束了持续数月的“无政府自治状态”。

  据苍南县新闻网称,工作组进驻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群众的诉求,并与村民代表、老人协会代表和村干部进行多次座谈,讨论研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问题。

  泮河东村和西村相关补偿资金经手人吕明锦和吕明串也就补助的这些资金去向向村民们作了解释。他们称,泮河东村补助的资金主要用于老人协会、机耕路和河道整理等公共设施建设。而泮河西村补助的资金主要用于办公楼、老人协会、机耕路及桥梁等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联合调查组对临港产业基地、原舥艚镇政府及泮河西村村集体帐目作进一步深入调查。

  但政府方面采取的措施,迄今尚未获得所有村民的认同。

  “我们实际也愿意接受协调,但村民代表每次应邀过去参加协调会,压根见不到主要的负责官员,只是跟一些政府叫过来的老人协会的人、村一级的人,还有一些村民的公务员亲属对话,这些人我们之前就接触过了,他们并没有决策权。” 2月16日,家住泮河村纺织二街的村民吕明洋抱怨说,他质疑这种协调会“缺乏诚意”。

  他认为,目前政府方面“仍然将工作焦点集中于村账目不清和个别村干部涉嫌贪污这一问题上”,而对村民们的主要诉求,比如“彻查私卖土地的黑幕”,还有政府文件里说的返还5%的土地指标返还了没有,都没有回应。公布的一些调查结果也让人难以相信,“才几天时间,工作组就真的调查清楚了?”

  矛盾和对立迄今尚未化解。据了解,泮河村目前事实上存在明暗两个组织在治理。明的是政府派驻的工作组,暗的是村内少部分人组成的“维权组织”。后者原本策划在2月15日再举行有500人参与的“集聚”,被警方制止。

  明暗两个组织仍然不时发生冲突。

  2月15日,苍南县政府官网报道称,“(泮河村)有少数人不听解释和劝阻,为获取个人利益,利用此次集聚信访事情,损害公共财物、私设路障,严重扰乱当地公共秩序和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情节严重,涉嫌犯罪。”为此,苍南警方在当天对泮河村涉嫌犯罪的三名嫌疑人予以刑拘。

  吕明洋认为这3名刑拘者中,可能就有他的父亲吕正拢。吕正拢2月14日出门理发后不知所踪。有目击者称,吕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停在路口的警车带走。

  “警车一直在村子里转悠,还在陆续抓人。今天早上我叔叔就被抓了。”吕明洋说,“现在一般的电话我们不敢接的。村里出现一些陌生面孔,村民就会把他们当做便衣提防。”

  “警车时常会在村头巷尾转悠,村口进出还设卡检查。”一名刚回村探亲访友回来的泮河村的企业主说,“所以一些村民将村民代表掩护起来,不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但温州官方一位人士2月17日向本报记者否认警方在泮河村设卡的说法,称设卡是村里的宗族势力所为。

  一位泮河村村民也向记者说起,2月15日一位自称是当地外事办官员的人起初被村民拦在村外,但最终还是进村来,为进村的媒体记者而来。

  “泮河村的吕姓宗族以房区分为好几个派系,互相之间有斗争。” 一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被免职的两个村干部是一个派系的,闹事的是其他几个和他对立的派系。维权的村民代表也基本是按派系被推选出来的。所以村里的矛盾错综复杂。”

  矛盾错综复杂的不仅是一个泮河村。

  “这种纠纷不仅泮河村存在,临港产业基地项目征地所涉及的卢浦的8个村也有维权行动。”龙港镇一名政府部门人士告诉记者,“芦浦一带的土地性质争议和泮河差不多,征地的手法、补偿政策也是一样的。”

  本报记者采访的临港产业基地项目所在的几个村的官方及民间人士,均反映工程所到之处,来自当地村民的阻力很大。项目所涉及沿海23个行政村的村民均不同程度地以上访、拒签协议、阻挠施工、向媒体举报等多种手段表达不满。

  一位当地知情人士介绍,芦浦等8个村的盐场土地当初被征用时,也被当地村民认为是“非法出让”,并在2007年10月引发了一起群体事件,警车被砸,镇干部被石头砸伤,此事件中一批村民被捕。此后,儒桥头村的林传书等人组成了一个团队,进行了长达4年的维权上访。

  “之前上访几年都没啥回音,最近泮河村闹事了,才引起重视,被加急一样处理。”前述龙港镇的政府人士称,“比如卢浦村村民,这次居然得到了比原来的诉求还要有利得多的补偿标准,前不久签下了土地协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