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威胁的日本央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8 05:0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苏安
2月14日,日本央行“出人意料的” 宣布进一步的金融宽松措施,将其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增加10万亿日元(达到65万亿日元)。并且明确表示了一个中长期通胀水平的“目途”,即他们认为满意的物价走势前景。在舆论看来保守的日本央行最终还是屈服于压力,祭起了其一直唾弃的“通胀目标论”。
实际上,日本央行早几年公布过一个“对中长期物价稳定的理解”,按照其公式说法这个“理解”是金融政策委员会委员们个人意见的汇总。这导致了很多批评,认为央行对抗通缩态度不够坚决。于是日本央行此次将这个理解作为央行政策委员会最终决定公布,由于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是该行最高决策机构,个人意见的汇总其实就是央行态度的表达,这种语言表现上的纠结恰恰说明了日本央行的政策空间是多么的狭小。在这种环境中不得不做出一些姿势来应付政客,也是日本央行的悲剧。
从1月25日美联储明确表示其华丽的金融宽松政策的时间轴和长期通胀目标(Long run goal)后,日本央行面对的压力明显增强。2月初央行总裁在参院接受议员们的质询时,各种嘘声骂词不绝于耳,甚至还有下作的恐吓说要修改日本银行法,剥夺日本央行对政府的独立地位。作为对自己无能的免罪符,政客们抛出了伯南克,说其手腕和力度都让日本央行相形见绌。但如果注意阅读FOMC的会议记录,能发现伯南克有过很不好的前科。早在2003年他作为FOMC委员,对《华尔街日报》担忧金融宽松过度的文章痛加批判,建议格林斯潘持续宽松政策,其后的大泡沫跟美联储内部这种论调的流行不无关系。日本无论是世俗议员还是精英阶层的舆论都鸵鸟般的无视事实:在金融缓和的手段的非常规性质和力度上日本才是发达国家先驱。
说规模,日本央行资产规模对名义GDP的比率在1980年到1990年代中期基本稳定在10% 前后,其后伴随日本政府连绵不绝的财政刺激,这个比率一路飙升,在2011年末再次突破30%大关跟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可以匹敌。而美联储是19%,2007年末之前这个比率大致稳定在6%,但这个升幅也不过是1997到1998年亚洲危机时期日本央行所做的同等程度。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都热衷于终于谈论“印钞”,这带给大众的迷惑和误解可以说根深蒂固,在理论上钞票并非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本质上不过是发钞行的借据,表明持钞人对发钞行有额面价格的货币请求权,这个请求权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所以可以持续的在社会中流转发挥支付功能,从而也具有财富蓄积功能。
实际上日本印钞比世界第一货币大国的中国还来得更为艳丽。2011年末,日本的纸币发行量创纪录的达到84万亿日元,人均持有约70万日元。其“通货流通余额”(纸币+货币,日本央行的定义中货币=硬币)约为名义GDP的19%,而美元是7%,欧元也就10%左右。中国大约是13%,人均纸币持有量大概不到5万日元。考虑到日元国际化程度低(而欧元和美元纸币的海外持有量惊人,据推测500元面额的欧元大钞一个很大用户群是毒贩和走私),而且中国的电子支付远远落后于日本,日本的这种纸币发行量毫无疑问属于变态级别。
再看政策手段,美联储持有的这19%中11%是国债,日本是30%中19%,但美联储持有的国债残存期间远远超过日本央行持有的日本国债,反过来说日本央行直接介入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力度和范围远远超过美联储。就对政府发债的支持以及通过买入国债维系利率体系的安定性低下,日本央行的负担比需要维系汇率稳定的中国央行只多不少。在非常规政策手段方面,日本央行还购入大量的股票,ETF,REIT,商业票据,甚至公司债。这些资产的买卖涉及到一些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作为公共性质很强的机构,央行参与这些资产买卖不仅会涉及到特定产业甚至个别企业的利益问题,还会触及央行作为特殊的社会性机构在一国经济中长期的利权问题,可以说日本央行的许多行为早已突破了央行的道德和自律底线。这些价格变动风险极大的资产严重的削弱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和今后金融货币政策的空间。
在此次政策公布后的16日,日本央行的公开市场就出现了因资金需求不足导致流标的情况,这种在政治压力下盲目发动的政策缺乏对经济基础条件的认真分析。所以此次日本央行的举措不过是过去20多年来日本政府和央行无聊作为的又一次翻版,对于经济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含义。它仅仅暴露出日本在本质上没有建立起尊重央行独立性的机制,从日本恶劣的财政状况和历史成因来看,不注意遵守财政规律的日本政府也是制约央行政策力度和效果的一个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