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建设旅游休闲城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6:11 来源: 经济日报很多人知道厦门产业的能耗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是全国工业企业能耗最低的城市之一。其实在厦门,“低碳”正成为百姓日常行为方式,低碳生产成为企业首选的自主追求。
? 厦门正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图为厦门中心城区一角。王兴献摄
新产业
低能耗+高效益
选择低碳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正成为众多企业的自觉行为
在厦门,与低碳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是,低碳生产日益成为企业的自主追求。厦门注重推进产业低碳化,提高服务业比重,推动结构减排。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9∶51.5∶47.6,服务业占GDP比重接近50%,中心城区思明区服务业比重超过82%。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未来,厦门将加快建设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文化休闲旅游中心三大中心,力争‘十二五’末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到55%以上。”
在产业导向上,厦门在对外开放和特区建设中注重引进和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2011年每平方公里创造GDP1.5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0.5吨/标煤,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厦门市副市长李栋梁说,在市政府多年的引导下,厦门工业企业选择低碳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古龙食品工业园是厦门新建成的生态工业园,是一个用水大户,更是一个节水大户。有4个人工湖,专门收集雨水;一个污水处理站,将处理过的污水送入中水回收系统,中水回收利用率达到100%,不但可以用于人工湖给水,而且工业园内数万平方米的绿化、近百个厕所和几公里道路的冲洗、楼顶屋面降温冷却的水都有了。走进这个工厂,树木郁郁葱葱,绿草铺地,鲜花点缀其间,生机盎然,仿佛置身森林式花园。古龙食品工业园节水的效益除了美丽的生态景观外,经济效益更是可观。通过这套系统,园区每日自来水用量从5855立方米减少到1500立方米,年节约自来水量95万立方米,节约水费260万元。间接的效益则更多,一是年节约绿化用水费将近100万元,二是中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泥全部作为绿化用有机肥料,树长得又快又大,草格外的绿。三是污水“零排放”,不但周围人民群众欢迎,而且得到厦门市政府的奖励。
于伟国说,厦门在科学发展中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适应,将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未来,厦门将持续推进产业低碳化、城市建设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努力创建全国首批低碳城市,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慢生活
别具厦门特色
人们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慢行交通为补充,可以一路走来,看着大海、蓝天、绿树、鲜花,从容品味现代城市
在厦门,市民出行有三成首选公交。
为什么?在厦门理工学院上班的小刘说,厦门建有全国第一条连接中心城区隧道、跨海大桥、城市高架于一身的快速公交,20多公里路,20分钟的快速公交,5分钟的连接线公交,半小时肯定搞定。如果说时间好控制是小刘的理由,在岛内作保险的小杨说,我选公交一是因为厦门公交发达,换3个以下的线路一定可以到厦门岛内任何地方,二是价钱便宜,厦门岛内公交1元就可以坐到终点站。
越来越多的厦门人在日常出行中,采用步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目前非机动化出行方式比例已经达到43%。市民以公共交通为主、慢行交通为补充的出行方式,被称为厦门特色的慢生活。
厦门城市形态是独具特色的海湾型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30年的建设更使这里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厦门中心城区140多平方公里,海边、山边、城市中心大大小小有数十个公园。从居民区出来,500米必有大型绿地,一公里以内必有大型公园。这就满足了步行者的第一需要:健身、休闲。
厦门的商圈相对集中,商业购物适于步行。由于规划上高度重视综合配套,居民小区基本做到了楼下有连锁便利店,一公里内有大型商场,5公里必有大型国际超市。这就满足了步行者的第二需要:方便购物。
厦门城区学生相对集中。中心城区约有34所中小学,上学出行占了步行目的出行量的45.27%。这也确保了第三需要:就学。
为了满足市民的低碳生活,厦门市2005年创造性地于建设环岛路时在沿海铺设了木栈道,在建设狐尾山、仙岳山、东平山山体公园时都铺设了近百公里的步行道。人们看着大海、蓝天、绿树、鲜花,在慢生活中品味着现代城市。
绿树成荫,和风拂面,没有汽车干扰,不用等红绿灯——厦门规划明年环绕筼筜湖的中心城区,将形成几十公里不间断的步行系统,赏景又健身。专家认为,通过完善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鼓励居民中短距离出行骑自行车和步行。环筼筜湖的步行通道,将形成一个23.4平方公里的步行区域。今后步行系统与自行车系统,还将与轨道交通站点、普通公交、小汽车相衔接,并在沿路设计休憩点。不但方便市民,而且提升蓝天绿湖的美感和动感,提升厦门的城市品位。
大量建设步行道只是厦门低碳生活的一个缩影。厦门正在实施改善生态环境的五大工程:中心城区绿化、生态风景林、绿色景观生态长廊、绿色村庄、森林生态休闲建设,提高碳汇能力。预计201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11.5平方米。生活领域积极倡导中水回用,节约用水。实施狐尾山引污上山工程试点,利用生活污水,解决“山贫水富”的生态矛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东孚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体利用工程项目,是全国首家引入民间资本并进行清洁能源机制运作的项目,年发电量1600万千瓦时。
厦门注重推进城市建设的低碳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紧凑型城市。全市按照5个组团展开,力争70%以上的居民在组团内就业生活。通过建设全国首个无线城市,推进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完善城市信息通信网络,减少出行,减少碳排放量。推进建筑节能,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推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从2006年起,对新建建筑全部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对旧建筑在分类管理基础上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在照明、空调、电梯等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降低能耗,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耗能在全国13个建筑统计城市中处于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