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家煤监局局长赵铁锤卸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23:1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秀强 2012-02-21 23:17:41  

  执掌12年煤炭安全监察工作,原国家煤监局局长赵铁锤卸任。

  2月20日,国务院公布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免去赵铁锤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职务。煤监局副局长付建华接任其职。知情人士称,2月17日中组部正式宣布赵铁锤任免通知,卸任后,他将接棒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任会长。

  赵铁锤自1999年由河南调入北京,其从政生涯便与煤炭矿难治理形影不离。其紧锁眉头、喝声怒斥的场景多次出现在矿难现场和电视画面。

  在赵铁锤任内,我国煤炭管理体制和制度趋向完善。但其间,重大煤矿事故不断,甚至惊动国务院。2008年9月,山西襄汾溃坝事故发生,时任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便是典型案例。

  “煤矿安全监管是硬碰硬的工作,必须雷厉风行、干脆利落。赵铁锤做派硬朗,把握尺度较好。从安全监管岗位上全身而退,也算是一种解脱。”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铁民评价称。

  懂煤炭、推动安全管理体制变革

  “赵铁锤是我国煤炭安全管理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他任内,我国煤炭安全管理体制出现重大变革,建立起独立的、垂直安全管理模式。”刘铁民说。

  而其个人履历恰是国家煤炭安全管理体制变革过程。

  公开简历显示,赵铁锤1951年7月生于河南郏县,有30年煤炭企业工作经验。1969年先后在河南平顶山矿务局十矿任技术员、综掘队副队长、矿长、矿务局党委副书记。1995年任平顶山煤业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1996年11月至1999年12月,赵铁锤任中共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常委。自此步入政界,分管政府工作从未与煤分开。

  1999年12月,赵铁锤调任国家煤炭工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从地方政府到中央部门。

  2000年1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成立,由原国家经贸委管理。这是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在这次变革中,赵铁锤是推动者之一,并担任副局长。

  2001年2月,国家经贸委及委管国家局机构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撤销国家煤炭工业局,组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机构调整后,赵铁锤任安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至2005年2月。

  在此期间,2003年3月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把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监局)设置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全国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2005年2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家安监局升格为安监总局。同时,专设总局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自此,赵铁锤担任煤监局局长至退休。

  国家安监局升格后,赵铁锤先后与李毅中、王君、骆琳搭档。在山东新泰煤矿溃水事故(172人死亡)、襄汾溃坝(277人死亡)、屯兰矿难(74人遇难)、王家岭透水事故(38人遇难)等重大矿难发生时,赵铁锤总能出现在现场。

  “2005年,赵铁锤接任国家煤监局局长时,正是国内煤矿事故高峰期,其本人承担高强度的精神压力。”刘铁民说。

  2005年国务院升格国家安监局的背景是,2004底到2005年初,国内接连发生三起重大矿难,分别为河南大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47人、166人和214人。煤炭监管是高风险、高强度职业。赵铁锤在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安全生产这根弦一直绷得紧紧的,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

  强推六大安全系统、带班下井制度

  2010年10月,在智利圣何塞铜矿事故中,33名矿工在被困69天后全部获救。应急避难所拯救了智利矿工。这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重大的震动。舆论界不禁问,为什么国内煤矿应急避险系统缺位?

  此后,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着力推进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提出用3年时间建设完善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赵铁锤本人主推“六大系统”建设,并主持召开多次推进会。国家安监总局和煤监局先后出台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设计规范标准。

  国家安监总局给出的时间表,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除强推“六大系统”建设外,安监总局、煤监总局下发《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要求,“每班必须有矿领导带班下井,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赵铁锤是带班下井制度的主推者,也是制度的宣贯人。“这次决不能走过场,决不能搞形式主义。”他说。

  煤炭安全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上述两项工作推进并不理想。“在行政强力干预下,企业有怨言,再加上监管不力,政策难以落地。就安全监管工作本身而言,应有更为长远、有效和规范的制度。”这位专家说。

  刘铁民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与经济发展水平、安全文化,以及国家宏观层面的变革和决策相关。完全不是一个人督查所能掌控。”

  2011年12月,赵铁锤曾带领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在临汾进行安全督查。

  时隔不足三月,2012年2月19日,山西临汾蒲县宏源集团北峪煤业公司发生顶板事故,7名被困人员全部遇难。根据山西官方通报,宏源集团是蒲县县属企业,北峪煤矿系持证建设矿井。

  利益输送、官员庇护、安全监管缺位、非法生产,仅几个关键词便可以构成中国矿难发生的框架逻辑。这一系列问题,留给后来执政者剖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