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未雨绸缪银行风险滞后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03:1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郭凯

   最近有关方面正在讨论,当前的银行资本金充足率要求和风险贷款拨备要求,是否高了、是否有可以放松的可能。但是针对去年银行利润继续非正常大幅增长、2009-2011年史无前例的新贷规模的情况,现在的风险拨备率和资本金充足率即便不再提高,也丝毫不可放松。否则,依靠过去三年巨量增长的贷款本金支付利息,从而拉动银行利润率的短期现象,在天量突击放贷周期过后的3到5年内风险暴露时,我们的金融系统将不得不依靠现在的严格资本充足率要求和风险拨备要求,才能够让宏观经济避免在“十三五”期间因金融系统而遭遇重挫。

   熟悉银行资产负债表和过去20年的金融业经验的人士,基本上会知道贷款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均衡的时期,也就是经济基本稳定的时期。而每一次短时间的新增贷款超越经济增速大规模激增,它往往同时带来两个结果。首先,是银行业的短期账面利润大幅激增,这和银行的会计规则和资产负债表特点有关。企业的短期投资剧增,如果对应的市场不存在,很快就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和应收未收账款(赊账)项目上,然后自动限制企业在没有需求的结构性经济困境下,压缩扩张速度甚至收缩。但是这个周期反映在银行业要慢很多,因为新增贷款的数量越大,借款人用贷款本金归还利息的空间越大,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超常规的新增贷款后,都会有一个3年左右的风险滞后反应期,直至那些贷款所对应的泡沫性资产或者投资无法运转;但贷款本金也已经用完,“应收未收利息”才开始迅速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出现。

   其次,当银行新增贷款增速和经济增长或GDP增速之间的均衡比例被打破,超常规的贷款增长实际上也意味着新增贷款的所对应的泡沫投资的增长和贷款质量的下跌。按照常规经验,在2008年的基础上实现8%的GDP增长,我们2009、2010和2011年3年的贷款增量每年不应该超过5万亿,过去这个数字大概在4万亿多。那么2009年10万亿、2010年8万亿和2011年7.5万亿的贷款增量数字,和2009、2010和2011这三年的GDP增长率相比,就有一个明显的失衡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均衡比例,过去3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应该带来至少超过15%的年均GDP增长率和收入增长率。但事实上,经验早已经显示过,以贷款超常规扩张为代表的货币宽松,超常规部分往往带来的是资产泡沫、投资泡沫和物价上涨远远超过收入上涨的通货膨胀,比如各大城市的房价在2008年底到2011年年中翻了一倍。这些反映在银行资产质量上,导致的结果就是那些超经济增长比例而放出去的贷款中,不良贷款会在高放贷周期后的3年到5年内突然升高,而且信贷扩张速度和GDP增速的偏离程度越大,这个不良贷款率突升的比率也越高。

   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去年说过,银行系统可以平平稳稳的承受起房价下跌40%的压力,不仅仅因为大部分住房贷款是在2008年之前放出去的——2011年北京四环房价到了4万,比2008年的2万翻了一倍,更因为银监会严格要求银行业实行了150%的风险拨备率和比现行巴塞尔协议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现在,这两项指标同样丝毫不可放松,否则“十三五”经济堪忧。如果今年经济有任何新的困难,我们其实有足够的其他改革方法来维持经济稳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