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十余载思念福州邓拓喜用方言吟唱诗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05:50 来源: 东南快报

  昨日在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邓拓百年诞辰纪念诗会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邓拓的女儿邓小岚、邓小虹及儿子邓壮等人。谈到邓拓的福州情结,邓小岚回忆,当时在北京,只要有福州的剧团到北京演出,邓拓“每场都要去看”。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子女嬉戏玩耍的时候,邓拓也喜欢以福州方言为孩子们吟唱上一两首诗。据邓小岚介绍,在父亲的诗集里,就收录过好几篇和福州相关的诗词。

  昨日的纪念诗会以“折枝诗”形式进行。这种创作形式起源于清代的福州,是文人斗诗娱乐的方式。开始时,参与者在现场布置一只铜盘,一炷刻上时间刻度的香。香上系一条红线,红线的另一头绑着一枚铜钱,搭在造型别致的铜制仙鹤上。创作时间一截止,香火烧断红线,铜钱落在铜盘上,参与者须停笔交卷。当时在福州的不少名人都精于此道,林则徐就有不少精妙的诗句流传。

  本报讯(记者刘云鹏/文刘兴/图)二十岁左右离开福州,邓拓(1912-1966年)一生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但这一抹乡愁始终贯穿他一生的创作和生活。昨日,这一段故事在三坊七巷水榭戏台由邓拓后人娓娓道来,并由诗社成员以福州“折枝诗”(又称“诗钟”)的形式进行演绎,别开生面地为邓拓诞辰百年献上了一份精彩大礼。

  时隔26年邓拓后人巧遇诗会老诗人

  有趣的是,昨日的纪念活动以福州的“折枝诗”形式进行,这还源于二十多年前的一段特殊的渊源。1986年,适逢邓拓逝世20周年,邓壮携母亲赴福州参加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在乌山脚下的邓拓故居,邓壮听到了三山诗社老诗人的吟唱。尽管自称为“不合格的福州人”,听不懂大部分福州话,但邓壮仍被奇妙的音律吸引了。26年过去,邓壮在筹备父亲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时,记忆深处的“折枝诗”吟唱场面被勾了起来,就产生了昨日那段精彩的表演。

  更特别的是,在昨日的唱诗单上,邓壮发现了“郭道鉴”这一熟悉的名字,并讲述了1986年的那段故事。原来在26年前,郭道鉴就是诗会上唱诗的诗人。想不到的是,如今已87岁高龄的郭老,昨日正巧就在诗会上准备诗歌吟唱。

  时隔26年再次见面,这一场景成了昨日最温馨的意外惊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