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复兴泡影:危机中只能开始自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07:30 来源: 《环球企业家》杂志什么模式能成为投行盈利新引擎?
环球企业家见习记者 王晓洁
又到了华尔街巨擘们向员工派发年终奖的时候了。去年此时,美国金融业奖金之王当属美银美林的联席掌门人汤姆·蒙塔格(Tom Montag),拿到了1520万美元的奖金,超过了美银CEO布赖恩·莫伊尼汉( Brian Moynihan)以及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
不过今年,蒙塔格恐怕难再这样风光了。美银年报还没有出炉,但去年四个季度的财报都已公布,根据1月19日的最新数据,2011年第四季度美银美林(即“全球银行与市场业务”)亏了4.43亿美元,比第三季度的3.02亿美元亏损还要严重。
而在去年三季度之前,美银美林的盈利都颇为丰厚。2010年,全球银行与市场业务的利润位居美国银行所有业务之冠—63亿美元,不过去年,受下半年亏损的拖累,这部分业务的利润下滑至29.7亿美元。
美银美林怎么了?在财报上,原因被“欧债危机”一笔带过。但,这是全部真相吗?
好景不再
2008年,美国银行在一片反对声中以500亿美元收购濒临破产的美国第一大经纪商、第四大投行美林,试图做大投资银行业务,并不惜为此花费数百亿解决次级债留下的烂摊子。美银还罕见地破除惯例,同意保留美林品牌。原先美林的业务被集中分拆到全球银行与市场业务(Global Banking & Markets )与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Global Wealth & Investment Management),前者是美银投行业务的核心,因此,美银也在财报中表明,将“全球银行与市场业务”简称为“美银美林”。
好在2009年和2010年美银美林表现还不错,2009年,这部分利润达到102亿美元,是62.7亿年利润的最主要贡献者;在2010年,美银美林的盈利也高达63亿,使得美银的总亏损维持在了22亿美元,这一切似乎能够说服那些最初反对交易的人了。
但到了去年下半年,美银美林的盈利能力开始急转直下,去年,美银美林29.7亿美元的利润对美国银行整体14亿美元总利润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果三四季度的亏损仍将持续下去的话,美银美林将拖美银后腿,而不是继续充当功臣。
去年四季度财报显示,美银美林由于“受欧债危机影响,交易和佣金萎缩”而业务惨淡。考虑会计调整,交易部门收入在去年四季度只有13.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4个百分点,比第三季度也少了一半;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的收入也较上年同期降低57个百分点至7.23亿美元;佣金收入则较去年同期跌了35%至 11亿美元。
复苏泡沫破灭
“欧债危机不断深化,美国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市场的交易都不活跃。”在纽约一家银行从事财富管理的梁小滨表示,他对美银美林的表现并不感到意外。
经济形势的恶化,从IPO佣金水平的普遍下降就能看出。一位在香港工作的金融分析师称,如今做IPO项目拿到的佣金比例,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
而投行交易则更直接地受到欧债危机影响。其实,这样的业绩还不算最惨—四季度交易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44%;在德意志银行,这个数字达到陡峭的76%;花旗与摩根大通则分别为9.8%和18%。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海云教授看来,美银美林的式微有其必然性,因为在过去两年,投行良好的表现不过是被货币政策吹出来的泡沫。
“为扭转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央行通过对银行业的注资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盘活了流动性,使资产价格走出低谷,会造成投行的账面利润比较好看,但没解决根本的问题。”张海云说道。
张海云曾在美林证券公司负责外汇和相关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系统,后任美国银行董事。他认为,对美银以及整个投行业而言,更严峻的挑战在于监管环境的变化与实体经济复苏的缓慢。
“银行的活动还是要靠实体经济的增长来带动的,但是美国经济复苏一直很缓慢,欧债危机也在不断深化,不利于投行的发展;而且,现在全球监管规则也更严厉了,如限制杠杆,提高对银行的资本金要求,禁止自营交易等,很多复杂的结构化产品就是依赖高杠杆才能生存的,这些在金融危机前盈利丰厚的业务现今很难有利可图了。”张海云说道。
“沃尔克规则”将于明年7月21日实施,该规则的主要内容是禁止银行进行自营交易,这意味着投行将失去一大摇钱树。美银美林在去年夏天关闭了自营交易平台,也就是暂停了以银行自有资本进行交易。这直接导致去年第三季度固定收益业务比较去年同期下挫90%。
探索新模式
危机中的美银美林开始自救。
新年伊始,美银美林的人事调整便接连不断。媒体分析认为,密集的人事调整,表明美银美林试图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立足点。
根据2月7日的最新消息,美银美林雇佣了高盛银行的前合伙人Ravi Sinha 负责全球企业投资银行业务,Sinha为高盛工作了20年,2010年退休,美银美林称,起用Sinha是为了“深化战略客户关系”。
不久前,美银美林刚刚任命克里斯蒂安·迈斯纳(Christian Meissner)为全球企业投资银行部门的新主管,他将接受蒙塔格领导。在蒙塔格1月底发送给职员的内部备忘文件中称,此举是为让银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更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另一方面,1月10日,美银美林被爆将裁撤15名亚洲业务高管,占亚洲地区75名高管总数的20%。一位在香港工作的猎头在接受路透社采访的时候表示,此次裁员人数之多不同寻常,“就像一场大屠杀,”反映了董事会面临的压力。
分析认为,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计划是为了重组美银美林的亚洲业务模式。以前公司倾向于让年轻的员工在固定的业务部门,各司其职;而如今,银行试图让团队更紧凑,按照市场需求随时分配员工的职能。这样一来,就会有不少部门被取消,领导和员工都面临被炒鱿鱼的风险。据路透社报道,美银美林还将在2012年继续“瘦身”管理模式,推行裁员计划。
张海云称,目前各个投行都在摸索新的盈利模式,因为在经济增长缓慢、监管环境严格的市场环境下,旧模式已经无法创造往日的利润。
“包括美银美林在内,全球投行业都受困于后危机的去杠杆化和金融抑制,什么样的模式能成为现今市场环境下的盈利引擎,还是未知数。”张海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