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离》捧得奥斯卡 伊朗电影引关注(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15: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离》捧得奥斯卡伊朗电影引关注(图)

  2月26日,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因影片《分离》(又译《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导演阿斯加尔·法尔哈迪亲吻“小金人”。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天在此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新华网洛杉矶2月26日电 第84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当地时间26日晚在洛杉矶举行,夺奖热门影片、讲述当代伊朗现实生活故事的《分离》不负众望,荣获最佳外语片奖。

  《分离》是继《小鞋子》之后第二部入围奥斯卡奖的伊朗影片。此次夺冠使伊朗影片实现奥斯卡奖历史上零的突破。

  获奖实至名归

  《分离》由伊朗新生代导演阿斯加尔·法尔哈迪执导并担任编剧。此片还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这是奥斯卡奖提名史上首个用波斯语撰写的剧本。

  《分离》讲述中产阶级夫妇内达和西敏对出国移民一事分歧严重,妻子西敏离家而去,内达为照顾患痴呆症的父亲,雇用了贫困女工拉齐耶。拉齐耶不仅怀有身孕,而且外出打工没有征得丈夫的同意,她带着女儿一起到内达家做活。由于拉齐耶一次擅离职守致使老人险些遭遇不测,内达与拉齐耶发生争吵,并把她强行推出门外。不料第二天传来拉齐耶不幸流产的消息。随后,拉齐耶及其丈夫以“谋杀罪”把内达告上法庭。两个不同背景的家庭从此陷入矛盾的漩涡。这起官司让双方几乎所有成员都面临道德和法律、情感和信仰的多重考验……

  《分离》最终从5部入围影片中胜出可谓实至名归。该片从去年以来已斩获多个重要国际奖项,2011年2月《分离》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29届曙光国际电影节上首映,获得伊朗电影评论学会一致好评,一举夺得最佳导演奖和最受观众欢迎电影奖等奖项。此后,《分离》擒得第6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以及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两个银熊奖,并获得英国广播公司世界电影奖、金球奖等电影奖的最佳外语片奖。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分离》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它在多个方面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独到之处,是一部高水准的艺术片。电影通过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家庭的经历,折射出当代伊朗社会的不同层面:中产阶层人士在婚姻、移民等问题上的价值观、贫困家庭面临的问题、阶层差异、亲情、道德和金钱、法律的冲突、父权社会两性地位的反差……

  (责任编辑:林秀敏)

  

  此外,影片朴素、细腻的叙事风格和人物刻画,以及不刻意渲染,而是借助留白、隐喻等方式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判断的手法,也是影片触动人心的原因。

  影片中,导演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将个人层面的亲情伦理与社会层面的阶层差异纵横交织,表现出当代伊朗社会相对富有、西化的中产阶层与教育程度不高、依然严守宗教条规劳工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这部有争议的影片在伊朗公映后颇受欢迎,引起热议。大多数看过此片的伊朗民众对影片持积极评价,并对该片为伊朗赢得的荣誉表示祝贺。

  导演与祖国分享荣誉

  现年40岁的法尔哈迪是伊朗颇有建树的新一代导演兼编剧之一,新世纪以来进入国际影坛的视线。他执导的第三部影片《烟火星期三》2006年获得了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大奖。他执导的另一部反映当代伊朗社会生活的影片《关于伊丽》2009年获得第59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熊奖。在本月举行的第62届柏林电影节上,法尔哈迪受邀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

  法尔哈迪当天领奖时说,在世界各地观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伊朗人都会为他获奖而感到“非常高兴”。他们高兴“不仅因为一部电影或一位电影人获得一个重要奖项”,还因为在政治家们谈论“战争、威胁和入侵”的时候,伊朗的名字因这个国家“辉煌、丰富而古老的文化”而被提到。

  法尔哈迪表示要与祖国的人民分享这一荣誉,他称伊朗人民“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尽管遭遇了“敌意和仇恨”。

  提振伊朗电影地位

  《分离》获奖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为伊朗捧回首座小金人,还在于它将大大提升伊朗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影响力,同时也使更多人关注伊朗这个电影产量较低、电影作品较少为外界所了解的国度的影像世界。

  实际上,伊朗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一些风格清新朴素、富有人情味的影片相继在重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或入围竞赛单元,其中包括1995年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樱花金奖的《白气球》、1997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樱桃的滋味》、1998年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电影《小鞋子》,以及同由伊朗80后年轻女导演萨米拉·马赫马尔巴夫执导的《黑板》和《下午5点》,后两部影片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责任编辑:林秀敏)

  

  伊朗电影以其纯净、富含人情、充满关爱而享誉世界。这些影片有很多共同之处,如电影语言简洁、细腻、朴实,与好莱坞电影的张扬和感官刺激形成鲜明对比;关注伊朗社会现实,反映人情,关注女性和儿童,通过普通人尤其是贫困阶层的故事以小见大。

  中国有专家评论说,伊朗电影的成功对于中国有很多借鉴之处。当全球盛行好莱坞式的电影制作和故事诉说时,伊朗电影始终根植于伊朗古老的历史与文化中,用自己的电影人制作自己的电影,述说自己的故事。

  相关链接:伊朗电影业

  伊朗电影业起步较晚。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电影生产在伊朗一度中断,外国电影被视为“反革命”遭禁映。进入上世纪80年代,伊朗开始鼓励发展电影业,倡导“伊斯兰的、反帝国主义的”电影创作。在政府鼓励下,电影学校、电影协会等民间团体大量出现。

  1982年,伊朗举办首届曙光电影节。1983年,伊朗法拉比电影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是一个非官方电影机构,旨在促进伊朗电影文化的发展。同年,伊朗政府开始为电影制作提供资金补助。

  随着电影业的复苏,伊朗涌现一批包括女性导演在内的新一代电影人。不过,伊朗电影产量依然很低,1979年至1985年间,伊朗一共只发行了约100部电影,其中1980年为28部。到2001年,伊朗电影年产量上升到87部,现在每年约130部。

  在伊朗,电影市场主要集中在首都德黑兰。光顾影院的通常是中产阶层,尤以年轻人为主。伊朗影片包括以儿童片为主的纯艺术片、故事片、情感片、现实题材影片和纪录片等。目前,伊朗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国产商业片。电影院内很少放映外国影片,绝大部分西方电影在伊朗遭禁映。

  伊朗的电影审查制度和标准由伊朗伊斯兰文化指导部负责制定和执行。1987年12月以后,为鼓励国产片的发展,伊朗对电影的审查有所放松,一些影片在国内未获准公映,但获得参加国际电影节的许可。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