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科技创新高地在西部崛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05:51 来源: 经济日报

  近年来,四川绵阳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战略决策,加快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建设和引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

  在2011年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四川省绵阳市签约项目达85个,计划总投资达370多亿元,签约总金额位居四川省前列,这是绵阳参加历届西博会以来现场签约金额最高的一届。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绵阳市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经过11年的建设,一个西部创新高地已具雏形。

  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战略决策。11年来,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机遇,落实措施,全面实施国务院批复的《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和《绵阳科技城2005-2010年发展规划》。绵阳科技城生产总值由15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4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3%提高到50.5%,科技城军民融合企业达到120多家。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说,绵阳科技城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来自于丰富的科技资源。

  在150平方公里的绵阳科技城里,被称为“三新城”的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和航空新城正加快建设。“三新城”总投资达350多亿元,建成后将形成我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激光环保、空气动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产业基地。艾默生、沃尔玛、富士康、中国重汽、诺基亚、西门子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看好绵阳,投资绵阳。

  同时,绵阳把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国防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依托科研院所和大学组建重点实验室,依托企业集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已建立半导体照明、绝缘材料等8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研发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创新、联合开发和技术共享方向发展。

  绵阳市还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上狠下功夫。目前,绵阳市先后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已聚集了创新创业及专业技术人才60万人,总量增长了3倍。

  绵阳市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给予政策扶持,推动成果、资金、市场有机结合,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化项目。长虹集团在数字多媒体处理芯片开发、应用终端软件开发、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一大批重要技术成果相继实现产业化,完成了国内最大液晶电视和最大等离子电视的批量生产。11年前濒临破产的四川绵阳利尔化学公司,如今已成为我国杂环类农药领域的“龙头老大”,公司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产销量居全球第二、全国第一。利尔化学公司的起死回生,源于他们有强有力的支撑力量——位于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绵阳还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展了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电子政务示范城市、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等多项试点示范工作,提高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