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俄罗斯“特权车”再惹众怒 普京承诺对其开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14: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俄罗斯折腾了近十年的“特权车”与民争路问题,引起俄罗斯高层领导人的注意。“特权车”及特权人是令俄罗斯人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这一社会顽疾正在摧毁民众对当权者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对参加3月总统选举的各位候选人的支持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正是看到了“特权车”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敏感性,总统选举候选人、俄罗斯总理普京近日对公众承诺将对“特权车”开刀。

  “特权车”成社会顽疾

  事实上,早在6年前,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就采取过一些措施整治“特权车”,随后这一状况略有好转。

  为了平息民愤及约束“特权车”,2006年,普京下令将配有警灯和警笛的公务车数量从7500辆减少到997辆。在轰轰烈烈的“摘灯运动”中,内务部和联邦保卫局、外交部、紧急情况部等部门压缩了“特权车”数量,一些部门的车辆被剥夺了使用警灯的权利。2007年,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决定通过立法收回议员的“特权车”牌照,取消他们的车辆优先通行权。

  即便在政府加大治理“特权车”的背景下,仍有官员和有权势的人坐着有警灯闪烁的汽车横冲直撞,时不时会传来关于“特权车”肇事的新闻,而处理车祸的警方对“特权车”的偏袒更加深了民众的反感情绪。

  俄罗斯“特权车”问题引起的民怨沸腾并持续发酵,已渐变成延伸到交通领域的腐败象征,牵动着各个阶层的神经,也在考验着争取赢得总统选举的现任总理普京的政治智慧。

  “特权车”再惹众怒

  2月9日,女司机卡尔波娃驾驶着自己的铃木超级维特拉正常行驶在莫斯科的共青团大街上。当她绿灯过十字路口时,旁边红灯车道最外侧突然高速冲过来一辆向伏龙芝沿河大街方向行驶的黑色福特蒙迪欧,闯红灯的福特车重重撞上了铃木,卡尔波娃和她的车飞向了对面的逆行车道,接连撞上了一辆本田和一辆欧宝雅特。卡尔波娃颈部肌肉扭伤,福特轿车中伤势较重的一人住院治疗。

  去过莫斯科的人对城市的拥堵状况都记忆深刻,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里,街道纵横交错的市区经常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半个小时的车程用1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是正常现象。

  在莫斯科,主干道的中间都设立了一条“备用车道”。在拥堵的高峰期,街道中心的备用车道上时常有闪烁着蓝色警灯的“特权车”呼啸而过,丝毫不受拥堵的影响,令周围在等待中煎熬的普通车艳羡和无奈。

  “备用车道”是在双向车道中间用两条白色实线划出的一条特殊地带,宽度相当于一条普通车道。备用车道专供救护车、消防车,以及执行紧急任务的公务车使用。其他车辆一旦越线驶入,将面临严厉处罚。根据俄罗斯法律,路上行驶的普通车辆必须给“特种车辆”让路,包括高官的车、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

  (责任编辑:杨海洋)

  

  但是,俄罗斯一些高官不仅自己乘坐“特权车”在街上横冲直撞,还把“特权车”变成赚钱牟利的工具,他们把“特权车”出租给有钱有势的阶层。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交易,买来警灯等装备冒充“特权车”。据俄媒体报道,每当高峰时段,主干道的备用车道常被装有警灯的车辆占用,其中一些车并不是执行紧急公务。

  2010年,俄罗斯女司机格沃兹杰娃称,因拒绝给两辆跟在警察车队后的奔驰车让道,她被警察局传唤并罚款500卢布,理由是未给“特权车”让道。据称,其中一辆车上乘坐的是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的儿子。2010年3月,俄最大私营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安全部门负责人巴尔科夫乘坐的奔驰车,为避开塞车而驶入反方向车道,结果与一辆正常行驶的雪铁龙轿车相撞。事故造成雪铁龙车中2名女性乘客身亡。而警方的调查报告却认定死者应负全责。在多名公众人物联名上书后,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内务部长努尔加利耶夫负责进行调查。这一事件引发民众抵制这家石油公司的产品。

  “特权车”由于享受诸多通行上的特权,给俄罗斯民众造成了肉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成为该国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特权车”所享有的优先通行权,不仅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引发交通堵塞等秩序混乱,更以损害其他人的平等通行权为代价,破坏社会公平。源自于政府官员特权意识的“特权车”把权力阶层和普通民众分隔开来,这种对公共交通安全及人的尊严的漠视行为多年来令老百姓怨声载道,成为当今俄罗斯社会的一大公害。

  “蓝桶协会”讨公平

  最近几年,“特权车”的日子渐渐不那么好过了。俄罗斯官员对特权的滥用损害了公共利益,使普通百姓和司机觉得自己是公路上的“二等公民”。为此,在俄罗斯民间相继开展的一些针对“特权车”的抗议行动,不仅得到了民众的支持,甚至还有一些交警的默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组织是“蓝桶协会”。

  “蓝桶协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拍到的“特权车”违章录像,交通事故的真相,警察的处理结果,交通参与者在网上交流自己的经历和心得,述说驾车遭遇等。

  2011年4月“蓝桶协会”在莫斯科萨哈罗夫大街组织了一次汽车游行,抗议“特权车”,从拉达车到越野车,所有参加游行的车顶上都用双面胶和磁铁安装了蓝色塑料桶。

  “在马路上所有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可是那些特权阶层还想要优先行驶权,把其他公民推到马路边上。使用装色拉酱的蓝色塑料桶进行抗议,其中更多的是一种幽默,俄罗斯人对政治不感兴趣,而面对政治里面的出卖和肮脏则需要用轻松和微笑来应对。”“蓝桶协会”的创立者佐罗夫对媒体说。

  名词解释

  蓝桶协会

  蓝桶一词,是指蓝色的塑料桶,原本是俄罗斯儿童在做与交通规则相关的游戏时使用的普通道具。因其颜色与“特权车”蓝色警灯一致,又出现在儿童交通游戏中,因而被“选中”,具有讽刺意味的“蓝桶”成为与“蓝灯”相抗衡的象征。

  俄罗斯官员乘坐的汽车顶部通常会安装蓝色警灯,以确保其在交通拥堵时能够优先通行。因此,许多司机在自己车子的顶部安装一个蓝色水桶,远远望去就像是警灯,以此表达抗议,有人甚至在摩托车上也安装了蓝色水桶,让路人不禁莞尔。(金悦)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