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走出去”:机遇难得更要头脑清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15:48 来源: 国际在线
在欧洲的失血时刻,中国人横穿亚欧大陆,伸出了渴望已久的手。图为三一重工的混凝土输送泵车。三一是这波“抄底”欧洲的先锋,通过并购,他们得到了这一领域的高端品牌。
步入2012,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动愈发活跃,也跃升为各方热议的焦点之一。近年全国“两会”上,围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议案、提案数量明显增多。有关海外并购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正是开展海外并购的好时机。
中国企业要学会利用各方资源,有效规避风险。此外,专家还建议,金融机构还可以承担一部分外汇管理的责任,通过把部分外汇储备借给商业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来支持企业“走出去”。
中国企业“走出去”正逢好时机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35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9%。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去年1~11月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营业收入3.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8%,明显好于境内经营水平。
中央企业海外原油和天然气权益产量分别达到6604.3万吨和176.3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9.8%,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刚刚闭幕的2012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企业国际化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场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专题研讨会27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年会上举行。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何亚非在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现在开始海外并购,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第一,中国政府一直提倡、支持企业通过投资、海外并购等方式“走出去”,第二,从国际形势来看,目前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但是危机中必然存在着机遇,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现在就是很好的机遇。
欧元区国家为了解决债务危机,会进行国有资产私有化的运作,以其来挽救欧洲的经济,对中国企业来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并购。
他举例称,去年12月30日,三峡集团将以26.9亿欧元的价格购买葡电力21.35%股权,成为葡电力第一大股东,这也是中国企在葡国际大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竞标中取得成功的第一例。之前,葡萄牙的电力公司属于国有,不可能向外出售,但现在葡萄牙也深受欧债危机影响,在其进行私有化的过程当中,中国企业才有可能抓住这个机会参加竞标。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警报频发
近期,有报道认为中央企业在海外盲目投资、缺乏监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坦承,的确有少数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了亏损,他表示,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邵宁指出,一些企业境外经营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境外资产管控体系不完善,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经验不足,境外资产损失时有发生。
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近期,商务部密集发布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预警。据媒体记者对公开消息初步统计,仅今年1月至今,商务部驻亚洲、欧洲、西亚、非洲的机构就发布了相关预警提示信息近20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年初伊始,我境外施工人员接连发生遭劫持和绑架事件。
和振伟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近期比较突出的风险主要还是来自政局动荡。他分析称,其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政治格局动荡,不稳定。第二,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仍存戒备,认为中国的并购会对其构成威胁。对此,他建议,中国企业需“内外兼修”,风险防范能力亟待提高。
首先,尽可能的选择政治稳定的国家进行投资,其次,从企业自身来讲,可以通过在国内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例如,通过一些专业公司和专门承担政治风险的金融机构,来寻求企业对外投资政治上的风险的帮助。
他特别指出,对于央企来说,其资产是国有的,其对外投资的行为并不是个体行为。因此更应做好防范风险的预案,加大收购并购的成功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