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中 德国缘何独善其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9 07: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德国肯定是欧元区这一经济制度框架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没有欧元,德国近年来的强劲增长必然导致马克升值。而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胀风险,联邦银行势必提高主导利率,从而给投资带来负面影响。但事实是,由于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管理,而且目前主导利率已降到1%的欧元区历史最低点,这就意味着,经济扩张之下的德国企业依然可以进行低成本融资。与此同时,德国自身所营造的内生力乃促升本国经济的最根本动能。
受去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3%的影响,欧元区2011年仅录得了1.3%的经济增长业绩。更为可怕的是,在连续两年经济出现剧烈萎缩的前提下,高负债成员国的希腊经济再度出现高达7%的大幅下挫。同时,西班牙经济已惨淡逼近衰退边缘。而作为欧元区核心国家的意大利则正式跌入经济衰退的泥潭……
然而,与欧元区整个经济板块黯淡无光完全不同,身处其中的德国经济却格外抢眼和靓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2011年德国经济增长幅度高达3%。同时,在经济扩张力量的拉动之下,2011年德国就业人口超过4100万,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不仅如此,1月德国经济研究所(IFO)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国内商业景气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上升。同时,德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回升至兴衰分界线之上,表明德国经济活动正在继续扩张。
欧元区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出口无疑是德国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引擎。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德国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欧元大关,同比增长11.4%,并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德国出口的增长首先得益于欧元的贬值。资料显示,在欧债危机的重压之下,2011年欧元对美元汇率全年下跌了3.4%,创历史新低。这种结果无疑使本具有成本优势的德国产品向欧元区之外的国家出口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也有力地拉动了德国的出口,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对德国的出口作出了重大贡献。数据表明,受欧债危机影响,德国对欧元区的出口2011年仅增长8.6%,但对欧盟以外地区的出口却猛增13.6%。
必须承认,德国肯定是欧元区这一经济制度框架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如果没有欧元这一统一货币,德国近年来的强劲增长必然导致马克升值。而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胀风险,联邦银行势必提高主导利率,从而给投资带来负面影响。但事实是,由于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管理,而且目前主导利率已降到1%的欧元区历史最低点,这就意味着,经济扩张之下的德国企业依然可以进行低成本融资,从而维系了投资活动对德国经济的支柱作用。资料显示,在2010年投资实现强劲增长的基础上,2011年德国国内投资继续劲升8.3%。其中,机械、设备及建筑投资在前一年大幅扬升9.4%的前提下再度增长5.4%。另一方面,在欧债危机不断恶化和发酵生态中,随着投资者对德国周边国家的还债能力越来越怀疑,德国债券越发变成抢手的“香饽饽”。仅2012年1月,德国6个月短期债券拍卖竟首次出现负利率的奇怪现象,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为了能向德国借贷不惜倒贴,原因是德国越来越被视为欧元区唯一安全的港湾。在这种态势下,德国无疑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经济扩张所需要的国际资本。
内生力乃根本动能
然而,相比于外部力量拉动德国经济增长而言,德国自身所营造的内生力才是促升本国经济的最根本动能。经济增长低迷、失业率高企、薪酬机制僵化……很多年前,德国曾被称为“欧洲病人”。重重压力之下,德国政府毅然向高福利体制开刀。在施罗德主政期间,企业失业救济金被逐年削减,但员工就业培训力度却在加强;退休者养老金的增加被推迟甚至暂时冻结,但失业人数却在减少。而在默克尔执政之后,德国政府更是在推行“迷你工作”、临时工等新的工作形式和福利形式上做足功夫。长期的努力使得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变得极富成效。至金融危机前,德国的失业人口降至300万以下。
必须强调的是,被称为“经济节制主义”的福利体制改革打造出了德国工业的强大竞争力。资料显示,最近10年,德国劳动力成本每年平均降低1.4%,而英国则提高0.9%,法国提高0.8%。结果是,德国商品和服务业竞争力提高了25%,德国的出口由此跃居世界第一。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