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利克还会扮演什么角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孙永剑
罗伯特·佐利克,这位言谈举止一贯低调的世界银行行长,似乎在他即将离任时,才从幕后走上前台,并被大多数中国人刚刚认识。而一旦认识,他那“不俗”的长相就会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体修长、大脑袋、瘦脸庞、尖下巴、一副斯文的金边眼镜、两撇金色小胡子、一头似乎总是有条不紊的金发,不修边幅,不苟言笑。他是美国人,却与人们所熟悉的任何一位美国政要那种满面红光、趾高气扬、高谈阔论的行为风格有着天壤之别。他严谨、坚韧,有一副刚毅而不失文雅的面孔,深邃的两眼永远透着城墙也遮不住的犀利目光。
在大多数人看来,当一位世界银行行长即将离任时,他在任期内的工作和业绩也就可以画句号、盖“官”定论了。人们更关心的是他的继任者会是谁?是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赖斯?还是那个曾名噪一时的前总统克林顿?这一职位一直以来由美国人世袭的局面能否打破?
而在笔者看来,与佐利克相比,以上这些人都显得苍白,尽管他们神通广大、跃跃欲试。佐利克尽管个人性格低调,但在他任期内,世界银行在履行其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方面做出的实事却让世人刮目。相信以上诸位不会比他做得更多。他在离任后还将从事怎样的工作?担任怎样的职务?做出怎样的业绩?在2012这个全世界的大选年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与中国将发展怎样的关系?
其实,佐利克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入世谈判。佐利克在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时,取得的最大功绩之一就在于完成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分别加入WTO的谈判工作,这也让他有机会来了解中国高层政府官员的思想。中国的变化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经回忆,有一位中国谈判官员向他解释,中国为了在加入WTO事项上说服国人,创造了“双赢”这个词。在佐利克看来,这个新词语显示了古老的“非赢即输”的东方思维在中国的转变。
佐利克对中国比较了解,他曾是美国政府决策层中代表着倾向于与中国合作的力量。他把中国视为“利益攸关方”,以此来定位中美之间的关系。无疑,在美国政府与国会一片“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佐利克发出了富有新意和善意的声音,因而被视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5年9月21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题为《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演讲说,提出:“我们不仅仅考虑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打开大门,我们需要促使中国成为这个体系中利益攸关的负责任成员”。
佐利克对中国并不陌生,甚至可以算得上中国通,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也令人惊讶。2002年4月9日他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演讲时,洋洋洒洒,从中国“五四运动”谈起,将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一一数来,说明中国要国富民强,就要主动迎接全球化,进行改革开放。
作为一名学者型的官员,佐利克对中国的了解还来自于他和一些平民的接触。人们或许还记得佐利克真情拥吻大熊猫的情景,毫无作秀之嫌。2006年1月25日,佐利克时任副国务卿,访华期间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大熊猫产房,众多媒体记者面前,佐利克身穿防护服,小心翼翼地从饲养员手中接过4个月大的熊猫“晶晶”,轻轻抚摸。“晶晶”则乖巧地坐在佐利克身上,不时用嘴巴磨蹭佐利克下巴。
以佐利克拥抱大熊猫为引子,美国媒体创造了两个新词汇“拥抱熊猫派”和“屠龙派”。前者指美国政界主张与中国接触和合作的人士。后者则影射敌视中国、主张遏制中国的政界人士。获名“拥抱熊猫派”,佐利克似当之无愧。
相信佐利克今后的路上,如果继续与“熊猫”牵手比肩,会有更多新起点,新合作,新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