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电商冲击PE止步百货业投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1:2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马可佳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迎来爆发式发展,正成为零售业一支不可低估的新势力。而传统百货业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随着VC和PE对电子商务的投资越发高涨,相关百货类的投资也陷入冰点。根据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2007~2011年的五年间,国内百货行业仅完成12笔融资,累计披露融资规模仅为23.33亿元。虽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对百货行业已形成现实冲击。

  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由于百货业具备特有的品牌效应、购物体验以及消费群体,尚无法被电子商务完全取代。但百货业已经进入整合阶段。

  消费火热 百货渐冷

  万格认为,商务部2012年2月6日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零售业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意见》中提出我国“十二五”零售行业的一个发展目标为:商品规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总额年均增长15%,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从上而下促进消费也让PE们看到了投资商机。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对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在2011年7月至今被搜索的数千个关键词和数万次搜索结果进行统计,之后发现:消费、制造、新能源、TMT(科技、媒体、通信)、能源矿业等五大行业的关键词搜索量占据数据库关键词搜索总量的73.4%。其中,消费占27.3%,成为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至今VC/PE投资机构最为关注的行业。

  但与此同时,百货业的投资却不容乐观。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显示, 百货业获VC/PE融资案例较少,2007~2011年的五年间,百货业仅获得12笔融资,累计披露融资规模仅为23.33亿元。其中2008年6月8日,新天域、新政泰达投资、弘毅、高盛以6.75亿元投资新世纪百货的案例,成为近五年百货业融资规模最大的一起案例。

  历史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1年底,百货业共有11起IPO案例,其中2010年IPO融资规模达到近5年最高值,华地国际(01700.HK)、人人乐(002336.SZ)、天虹商场(002419.SZ)、岁宝百货(00312.HK)分别登陆资本市场,共募资82.05亿元。

  行业瓶颈待破局

  2011年,北京太平洋盈科店由于难以承受高额店租不得已关店。同样以广州为例,去年秋季广州多个百货商场销售额已连续出现10%以内的下滑态势。前三季度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另外,有权威消息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底,广州约有八成零售商还未完成当年的销售任务。

  万格分析认为,随着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商带来的优惠促使具备较强消费能力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开始逐渐转变消费习惯,百货业的市场份额日益被电子商务挤占。

  不少传统零售百货行业已经开始进军电子商务,苏宁易购正式上线,国美电器紧急推进 B2C 业务,沃尔玛宣布进军电子商务,西单商场2001年就建起了igo5爱购物网站,至2010年2月,igo5网站已实现赢利,销售额超过百万元,但相对于西单地面实体店单店一年12亿元的营收额而言仍不足为道。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哪家百货企业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模式。

  传统百货业触网,其未来前景如何还是未知数。然而,在品类丰富的百货业里,还是有若干细分领域的电商交出了满意答卷,尽管它们都还比较年轻,但它们的增长速度及独树一帜令人关注。

  此外,万格认为,百货行业自身的整合转型是百货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目前百货业营收主要来自自营业务、联营业务、管理费、租金四个方面,目前国内百货企业多采取联营形式,联营收入也是各大商场收入的主要来源。品牌商直接进入商场,使得消费者在不同区域、不同商场能够享受到同质化的品牌、价格与服务,但也使得商场在消费者心中的无差异化理念深入,令特定百货企业的竞争优势难以体现。

  相比之下,自营模式则是通过商场买断商品,对商品进行重新塑造包装进而形成自有品牌。这种方式可大幅提高商场的差异化程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并提升百货企业利润。万格认为,在已有品牌商入驻并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前提下,国内百货行业企业可适当开拓自营业务,进行产业链增值,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此类百货企业也值得PE机构进行适度关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