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国际经济新动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4:26 来源: 经济日报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强劲增长,其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意图十分明显,正着眼于科技创新来试图摆脱经济衰退的困扰。对此,我们既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新动向和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更要借助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关乎未来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产业领域力争赢得更大的主动权。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密切关注国际经济新动向。
大洋彼岸的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美国制造技术订单总额达45.3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80.5%,形成了15年来第二个高峰。美国制造业强劲复苏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日本和德国最近也有不俗的表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之下,发达国家制造业增长的事实表明,其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正在悄然发力。
面对债务危机与地震灾害,美欧日3大经济体在采取货币政策化解危机困扰和实施灾后重建的同时,纷纷调整经济战略,不断拓展制造业商机。在美国,制造业快速回升与其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大约减少了877万人,而同期制造业增加值则从5840亿美元提升到17180亿美元;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三十个月扩张,速度持续加快。在欧洲,尽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但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依然顽强前行,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日前宣布,2月份德国商业景气指数升至109.6,是最近7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在日本,8家主要汽车企业1月份国内生产合计798968辆,同比增长18.8%,连续4个月实现增长。
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强劲增长,其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国通过政策刺激促使海外工厂回流,并非简单地让传统工业体系回归本土,去年中期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根本意图,就是要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再看日本,与汽车制造业恢复增长相比,其家电与电机跨国企业尽管状况并不理想,但这些企业正在集中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的突破口。
进一步分析,单纯依靠政策刺激和战略调整应对经济衰退作用毕竟有限,酝酿新的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产业革命,才是摆脱危机走向复苏的根本途径。回顾历史,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曾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但依靠多领域的技术创新,美国不仅迅速修复本国经济,而且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上世纪70年代曾先后爆发两次石油危机,美国借机大力发展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顺势完成经济结构转型;欧洲通过大批超前技术成果,为产业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日本借助汽车、电子等领域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国内经济的空前繁荣。
眼下,类似的情况正在出现。去年11月底,欧盟委员会公布一项预计耗资800亿欧元的“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提案。该规划显示,预算中有246亿欧元将用于提高欧洲的基础研究水平,以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79亿欧元将用于推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研发;逾300亿欧元将主要用于应对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研发等。种种迹象表明,发达经济体正着眼于科技创新,试图摆脱经济衰退的困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上述国际经济新动向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也随之摆在了我们面前。先看机遇。其一,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机会大大增加。其二,我国在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诸多有利条件。其三,美国目前在信息产品、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尚未形成绝对优势;欧债危机前景不明,科技创新规划“远水解不了近渴”;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正处于调整和探索之中,发达经济体在科技创新中面临的现实,为我国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推动国内技术创新,预留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再看挑战。主要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亟待调整转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制约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比较突出等。因此,为了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
当前,我们既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新动向和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更要借助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着眼于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突破制约创新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企业跨国兼并重组步伐,不断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在关乎未来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产业领域力争赢得更大的主动权。
(本文执笔:吕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