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锐意创新 中行迈向跨国银行集团(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7: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锐意创新中行迈向跨国银行集团(图)

  

锐意创新中行迈向跨国银行集团(图)

  中行IT蓝图项目成功上线

  

锐意创新中行迈向跨国银行集团(图)

  参加奥运会的外国运动员在中国银行网点合影留念

  中国银行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创新,将创新视为推动自身前进的不竭动力,并在持续变革中实现稳健发展。百年来,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行人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持续推进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多个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业务创新

  领先拓展外汇业务

  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行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居于市场领先地位。2011年,中国银行集团国际结算量突破2.4万亿美元,全年国际结算量再次刷新银行业年度历史纪录,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实际上,中行也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1915年,中行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广东开办外汇业务。试办初期,仅限于代客户经收国外票据,签发小额国外汇票等。但随着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壮大和对外贸易的扩展,业务逐渐扩大到进出口押汇、外币贷款等领域。

  外汇业务的不断发展也为1928年中国银行改为国际汇兑银行打下了基础。1928年成为国际汇兑银行后,中行业务发展方针修订为:立足于国际金融市场,推广出口贸易汇兑业务,推进侨汇业务,为国内生产发展筹集外汇资金。

  中行长期形成的外汇业务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行积极运用筹措的外汇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

  自2009年跨境人民币结算启动试点以来,中行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海内外分支机构加强联动,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迅速增长。2011年,中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7万亿元。同年,中行境内机构为不同行业的数千家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约7800亿元,涉及的客户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超过30%,始终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中行有24家海外机构为客户办理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截至目前,中行共为境外参加行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500余户,开户银行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清算网络,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尽管中行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才两年有余,但实际上中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当时,由于西方各国经济、金融危机频繁,以美元为中心的西方货币剧烈动荡。为减少外汇风险,保护国家利益,中行积极研究应对措施,于1968年3月提出了对港澳地区进出口贸易试行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建议,并获准于当年春季广州交易会开始对港澳地区试行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责任编辑:刘阳禾)

  

  □服务创新

  为实体经济提供创新服务

  中行锐意创新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外汇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还贯穿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各个领域。

  2007年,中行借鉴工厂化运作模式,制定标准化规范,推出了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的“中银信贷工厂”业务模式。支持中小企业需要金融创新,而缩短流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此,四川亚联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有感触。2009年,亚联高科与孟加拉ASM公司签订163.65万美元项目合同,中行将中标项目纳入信用担保范畴,以项目回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仅用了9天时间就发放了7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中行以创新的中外合作模式探索村镇银行连锁经营新路。2011年,中行与在东南亚等地有着丰富农村金融、小额贷款业务经验的新加坡淡马锡富登金融公司合作设立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目前已有18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落户湖北、山东两省。为了贴近“三农”,在部门设置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针对目标客户设立了中小企业事业部、微型企业事业部、个人金融事业部,并坚持聘请本地员工,在产品设计上也密切关注“三农”,贴近中小企业,开发了“轻松贷”“无忧贷”“展业贷”“成长贷”等4款针对小企业的信贷产品。

   □科技创新

  以科技支撑引领业务创新

  在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中,不论是业务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离不开信息科技创新。

  在国内银行中,中行电子化建设起步最早,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就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1985年,中行正式开通SWIFT网络,首先实现国际结算、汇款和外汇资金业务处理与通讯的一体化。由于信息技术领先,从1985年发行第一张银行卡、1986年发行第一张信用卡,到1987年发行第一张万事达借记卡、使用第一台ATM机,中行在中国金融领域赢得了许多“第一”。

  从2003年开始,中行启动并实施了IT蓝图建设项目。IT蓝图建设要对传统业务模式与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要在保证旧线正常营业、适应客户需求和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完成全新的核心银行系统建设,保证大量外围系统及分行特色系统的成功切换,复杂程度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011年10月底,中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全面上线,为IT蓝图建设项目画上了圆满句号。

  现在,中行又开始谋划如何基于新一代核心系统发挥科技对业务的更大支撑和引领作用。未来,中行信息科技的两大发展方向是:纵向上从客户体验、数据挖掘、流程再造三个方面,对现有系统进行进一步挖掘、提升和优化;横向上根据“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跨国银行集团”的战略要求,提供全球化、多元化、智能化的业务支持。

  本报记者高晨

  中行创新大事记

  一百年来,中行保持和发展独特竞争优势,创造了业内多个“第一”:

  1915年,中行创立货币发行的领券制度,为众多发行主体设计暗记券,在当时滥发货币、民生困苦的年代,开启了统一币制的艰难历程。

  1918年,中行在上海、天津带头组建了中国第一批银行公会。

  1928年,中行首推货币发行准备金全部公开制度,维护币值稳定。

  1932年,中行牵头成立“中国兴信社”,开创了中国的征信事业,并参与筹办上海银行业票据交换所。

  1974年,中行引进第一套理光—8型计算机,揭开了中国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发展的序幕。

  1984年,中行在东京发行债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银行第一次在海外发债。

  1985年,中行发行国内第一张银行卡。

  1986年,中行牵头组织了国内第一个以项目贷款方式引进外资的大型能源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国际银团贷款。

  1991年,中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

  1992年,中行在国内率先推出出口买方信贷和国际保理业务。

  1993年,中行帮助首只内地企业股票登陆香港,开启了H股上市的破冰之旅。

  1996年,中行在国内首创全球汇兑一日通产品。

  1997年,中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

  1999年,中行办理了中国首例欧元对美元的外汇交易业务。

  2001年,中行在国内首先推出了福费廷业务和全球授信。

  2006年,中行在国内银行中首家开办飞机租赁业务。

  2007年,中行在国内首家成立私人银行。2009年,中行叙做国内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