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年化利率飙至18% 地下融资蜂拥入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1:11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李壮

  股市升温,各路投资者又开始蠢蠢欲动。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A股的地下融资(又称配资)市场对资金在保底的同时支付的年息已经从年初的12%飙升至18%。

  随着监管层救市政策的密集出台,A股市场也在逐步回暖。上证综指已经连续6周上涨,其中2月20日至24日这周上证综指的涨幅达到3.5%。

  与此同时,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近期A股市场和基金公司的开户数双双井喷,2月20日~2月24日A股新增开户数达22万户,这一数字环比前一周增加了17%,创出近19周以来的新高。

  强烈的投机冲动背后,前途未卜的A股市场究竟会是馅饼还是陷阱?

  地下融资利息飙升

  “去年股市低迷,操盘手想从市场上融到5000万元级别的资金,保底年息大概在12%~13%之间。今年行情回暖,采用同样的融资杠杆,保底年息就升到16%%~17%。”某中型券商营业部客户经理项玖(化名)告诉记者,尽管配资成本大幅提升,融资需求却异常旺盛。

  项玖2011年全年只做成了3笔配资。但今年刚过去仅两个月,项玖就成功操作了两笔配资,其中经他手完成的一笔总额300万元的小型配资,融资杠杆1:3,融资方将100万元打入出资方账户,出资方同时向这个账户注入300万元。按照双方的约定,利息以月支付,高达2%,扣除掉项玖收取的中介费用,融资方每月支付的成本就高达6万元。

  项玖在配资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中间人,除了沟通还负责对资金账户进行监控,一旦持仓低于安全线,项玖就会对账户进行强制平仓。

  “按照固定月息2%的水平,如果运作周期放大至一年,融入方需要支付的利息高达72万元,年化保底收益高达24%。假设满仓操作,持仓股票出现一个跌停,账户就会被强制平仓。”项玖告诉记者,这种按照月息操作的方法,尽管融资成本较高,但融资方遭遇强制平仓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对参与配资的个人投资者来说也比较安全。

  据项玖掌握的圈内信息,有一笔总额2亿元的配资项目已接近完成。该项目出资方给出的年保底收益最初为14%,要求融资方通过信托公司渠道实施配资。但融资方认为信托渠道手续烦琐,而且必须向信托公司、银行支付手续费,计算下来成本远比券商通道要高。经过双方协商,敲定的方案为通过该券商营业部进行资金监管,融资方出资6000万元,出资方出资2亿元,融资方给出资方资金在保底的同时所付年息为18%。

  虽然近期股市配资的年化保底收益节节攀升,但与2007年超级大牛市时的疯狂相比,却只是小巫见大巫。项玖告诉记者,“2007年A股最疯狂时,配资资金的保底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40%,有的资金融资方动用的资金杠杆甚至达到1:7。今年春节前后行情喜人,融资方配资需求升温,但总的来说目前的配资杠杆比例、保底收益水平还算正常。”

  机构入场布局反弹

  地下融资市场渐趋火爆的同时,机构投资者也通过积极加仓布局反弹行情。

  根据海通证券统计的基金仓位数据,公募基金近期一致性的采取了主动性增仓,仅在2月的第三个交易周,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就大幅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达到82.42%,这一仓位比例也接近了2006年以来的最高仓位水平。

  某著名券商基金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元旦以来,场内基金的仓位水平就开始了整体攀升,尤其是一些中小盘基金,仓位甚至加到了90%以上。大盘基金方面,出于行业配置的考虑,针对金融股等权重板块提高了仓位配置。”

  阳光私募“募旗汇金一期”基金经理王巍分析认为:“在本轮反弹行情中,大型公募基金的操作相对滞后。受到自身操作风格的限制,对于二级市场热点板块炒作,公募基金往往会采取回避态度。目前A股银行股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香港股市中资银行股的市盈率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A股,银行股成为了近期公募基金最为稳妥的增仓标的。”

  实际上,公募基金对于银行、地产板块的积极加仓,是近期股指快速创出2478点新高的主要幕后推手。

  与公募基金加仓股票现货不同的是,一些私募机构通过单向期指多单对股市进行多头操作。北京世纪佳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钱骏表示:“春节以后,本来预期降低准备金率会迅速推出,但央行方面却迟迟没有动作。经过两周等待,A股市场有一定走软迹象,虽然策略上持续看多A股市场,但在操作层面上,为回避短期风险,我们对期指多单也采取了减仓操作。但在降准操作公布当天,即迅速回补了期指多单仓位,目前手中的仓位已经处于上限水平。”

  产业资本悄然撤退

  在机构资金蜂拥而入的同时,在2132点高调入场抄底的产业资本,却在股指走高的同时选择悄然撤退。

  方正证券统计显示,2月份前三个交易周,产业资本连续三周出现净减持,最后一个交易周减持金额达到18.9亿元。尽管股票市场大幅回升,产业资本却依然选择大比例折价套现。

  2月29日,共有渤海租赁(SZ.000415)、尚荣医疗(SZ.002551)、昌红科技(SZ.300151)等10家A股上市公司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板当中,其中仅有湘潭电化(SZ.002125)一只股票出现溢价交易,渤海租赁、湘鄂情(ZS.002306)、金杯电工(SZ.002533) 等股票的折价幅度甚至接近了当日跌停价。

  去年4季度开始,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大量抽离股市,产业资本的沽空操作也被诟病为股市持续走熊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1月,在汇金、中石化等央企大量入场增持股份的背景下,产业资本连续数个交易周呈现净增持,股指最终在2132点出现拐点,开始阶段反弹。

  在股指持续反弹之后,产业资本逢高大逃亡的一幕是否又会重演呢?

  专注于产业资本研究的方正证券分析师宋一宁表示:“2132点中石化等股票的集体大股东增持行为,既是监管层主动释放的政策性信号,也是产业资本认可估值水平的体现。但与增持行为不同的是,产业资本减持现象的出现,更多是股市制度性缺陷的体现。IPO询价过高,股票上市后,原始股股东自然会选择逢高套现减持。”

  宋一宁认为在目前市场环境中,产业资本的减持行为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估值调整过深则可能减持速度降低,而一旦估值快速反弹,产业资本就会顺势减持。

  尽管中石化、汇金公司等公司的增持手笔动辄数十亿元,但随着创业板、中小板新增“大小非”的陆续解禁,在较长时间内,产业资本减持仍将持续。

  “不能简单的以产业资本减持为信号来判断股指是否会再次多空转换。但产业资本与二级市场资金走向的背离,至少说明大盘在上涨的过程中回调的风险正在聚集。” 宋一宁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