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帝国的铁幕与终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8:37 来源: 华夏时报

  周江林

   10000只骡子和5000匹骆驼驮满了银子和财宝走在沙漠上,滚滚尘暴中,歌声酒声四处响起……

   公元前330年之夏,在波斯波利斯城外向西5公里途中,这是获胜者的节日。波斯波利斯未经交战便落入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部队手中。他们在城里发现了惊人的宝藏:40000塔楞特银子以及同样巨额的财宝,于是把它们运回自己的国家。

  帝国灵都波斯波利斯

   作为波斯帝国灵都的波斯波利斯,位于伊朗南部,每逢国王的登基大典、接见各国使臣的朝贡仪式、新年庆典、宗教节日,国王移驾此宫,其功能大致相当于中国紫禁城的太和殿。最终,其结局悲惨,被亚历山大大帝毁于一旦。波斯波利斯的败落,象征着由薛西斯及其后继者们所创建的波斯帝国的终结。

   亚历山大在出征前举行盛宴,酒如河水般流淌,人们眼看就要醉倒。突然,以头脑灵清和美丽动人闻名遐迩的雅典高级妓女泰依斯,开始慷慨陈词,怂恿他们去焚烧当初曾毁了她家乡的薛西斯们的宫殿,以为希腊报仇雪恨。她的话博得满堂喝彩,于是,亚历山大在一片狂热的叫喊声中拿起火把,带领将士冲了出去,他们的足迹踏遍了这座王城的所有殿宇,在管乐声的伴奏下,放火烧毁了一切可以烧毁的东西。

   有其因才有其果。原来,公元前522-前486年,波斯帝国的“铁血大帝”大流士一世发动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远征希腊的战争,即著名的希波战争。但大流士一世并未能征服希腊人,薛西斯子承父业,公元前480年再次进行规模空前的远征。波斯陆军突破要隘温泉关,长驱南下,直取雅典。薛西斯为了洗雪其父在马拉松战败的耻辱,把雅典城抢劫一空。

   祸根就此埋下了。希腊海军和波斯海军展开了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萨拉米海战——这场战役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最后,胜利者亚历山大将波斯波利斯洗劫一空,为了报复波斯人烧毁雅典神庙之仇,下令烧毁了波斯波利斯,大火烧了七个昼夜,昔日一座宏伟壮丽的石头城变成今天的一堆残垣断壁。

   如今,波斯波利斯遗址成为了伊朗三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

  成吉思汗马蹄踏破伊朗

   茫茫沙漠,一群剃光胡须的男子被缚和推搡着,他们情绪低落,身上有伤,并不时遭受着辱骂。

   1219年春,那群被剃光胡须押出国境的男子竟然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官方使团成员。

   印度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论述了这段历史:“成吉思汗在占领朝鲜、唐古特之后,本想停止扩张,他并没有打算攻占西方诸国,而是想要同花剌子模(伊朗)沙阿和平相处。但是沙阿的一个督统杀了蒙古商人,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仍然是希望和平相处,派使团要求处理杀死蒙古商人的督统。沙阿不但没同意成吉思汗的要求,反而杀死了使团团长,其余的成员被剃光胡须押出国境,成吉思汗当然不能忍让这种无理行径。”

   成吉思汗于1219年率军西征,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伊朗)、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杀死花剌子模国王沙阿,并摧毁了花剌子模。布哈拉城的多处宫殿和他们的百万市民被洗劫一空,首都撒麻耳干被彻底摧毁,只剩下50万人。多年来中亚繁荣昌盛的文化、文明以及手工业全部毁尽。伊朗、中亚的文明似乎消失。

   1221年11月,沙阿的继承人札兰丁逃到印度避难。突厥人伊勒特弥斯欢迎这位流亡者,并把女儿嫁给了他。札兰丁利用蒙古人对伊朗事务表面上的冷淡,于1224年返回伊朗。

   为了终止花刺子模国的复辟,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二次讨伐花剌子模,派出由那颜绰儿马罕统率的3万蒙军进入波斯。消息传来,这位武士札兰丁惊慌失措,逃往草原,后又逃到迪亚巴克尔(今土耳其东部),像其父沙阿当年一样,他始终受到蒙古轻骑兵的追赶。最后,他于1231年8月15日在迪亚巴克尔山中被库尔德族农民谋杀,不明不白地死去。死时,手里拿的是一本菲尔多西的诗集《王书》。

   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再次出征,基本上征服了波斯全境,并建立以伊朗为中心的伊儿汗王朝。此后,蒙古人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也任用伊朗人为行政官吏。

  地理位置上的命运坐标

   人类在伊朗定居的最早记录至少可追溯至1万年前,它的国名则源自雅利安人,他们从大约公元前1500年开始迁移至此。伊朗拥有有据可查的四五千年历史,而号称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考古支持的证据只有三千年左右。

   伊朗,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石油储量世界第二,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二,两项综合储量世界第一。

   漫漫的伊朗历史充斥着战争、入侵和殉难者,是伊朗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在2600年的漫长岁月里,东西半球的交融——贸易、文化、冲突——始终在这里不断地发生着,而伊朗正处在这一切的中心。

   财富资源也引得各类强盛者纷至沓来,波斯帝国建了又亡,亡了再建,反复多次,历经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国和萨珊王朝直至最终湮灭。征服者中有土耳其人,成吉思汗和蒙古大军,其中,阿拉伯部族于7世纪永久地征服了古老的波斯帝国。

   将火奉为神灵的波斯人是否意识到,焚毁雅典神庙将会遭到神灵的惩罚?还有,无礼对待使者是否也将自己的骄傲感暴露得异常过分?

   伊朗考古学家优素福· 马吉扎德论述道:“伊朗幅员广阔,历史悠久,因此要改变人们的心灵和民族身份可没那么容易。”

   是的,伊朗人不会被征服者同化,征服者反而会被伊朗人同化,后者倒“变得波斯了”,就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在击败并摧毁波斯帝国后,却采纳了它的文化和吏治,并娶了一位波斯妻子罗克萨娜,还命令数千将士效仿,举行了盛大的集体婚礼让他们与当地女子成婚。

   伊朗人似乎很为自己与外人相融的能力而自豪,不弃自我文化,并吸收殖民下的与己相容的部分,这种文化弹性拥有最漫长的生命力。

  波斯文明的兴衰

   波斯新年对伊朗人而言绝对隆重,把每年3月21日看做是春季的第一天,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即Sir大蒜、Sanjed沙枣、Serke醋、Sib苹果、Samag漆树、Sabzeh青麦苗、Samunu用麦芽和面粉制成的甜食,还有硬币、《古兰经》、鲜花等,被称作新年七宝餐桌,除以上物品外,在新年七宝餐桌上还要摆放彩色鸡蛋、金鱼、蜡烛、镜子等,并要诵读《古兰经》,祈求安拉在新的一年里,降赐幸福与平安。

   13天的狂欢期间,商店全部关门,人们大吃大喝,燃起篝火,吟诵诗歌,载歌载舞。

   651年,古老的波斯帝国被阿拉伯人彻底征服,阿拉伯人到波斯时,带来对他们而言尚属新奇的一神教信仰,却不知道波斯人的一神崇拜传统已经有千余年了。

   波斯的国教是琐罗亚斯德教,其教义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陀》,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并影响了很多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信仰。在基督教尚未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国内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该教的一个分支,奥古斯丁皈依基督之前,是摩尼教的信徒。佛祖释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马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琐罗亚斯德教传到中国,被称为拜火教。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甚至将拜火教和明教混为一谈,主角张无忌便是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实际上,明教即是摩尼教,而这三者同源但教义不同。

   1885年,哲学家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琐罗亚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国建立前的一个波斯游牧部落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给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

   今天的伊朗境内尚保留有5座琐罗亚斯德寺院,但规模都很小,也举行宗教仪式,内有长年不灭之圣火,拜火教之火自从公元470年燃烧至今。

   伊朗人待客极尽热情,他们给客人吃最甜美的水果,坐最舒服的席位。这全都源于一套名为“塔洛夫”的复杂礼仪体系,它潜移默化地主宰着伊朗人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家庭琐事、政治谈判,凡事都要遵循“塔洛夫”,它是教人们如何去相互对待的不成文的律法。这个词有一个阿拉伯语的词源——“阿拉法”,意为了解和获知。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语言人类学家威廉·O·比曼说,“塔洛夫”屈尊俯就的精神是源自波斯。比曼说这是用一种极其优雅的方式“力争下游”,使得人们可以在伊朗这样一个等级制社会里“有悖常理地平等相待”。

  (本文作者系诗人、戏剧评论家、《空中生活》主编)

  链接

  史上第一部人权宪章

   200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朗女律师希林·伊巴迪说:“若是想要了解伊朗的真面目,就去读读居鲁士圆柱上的碑文吧。”

   居鲁士大帝是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约公元前559-530年在位。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盛的国家。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攻占巴比伦后,制造了居鲁士粘土圆柱,刻以楔形文字,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宣称他将作为“世界之君”以仁爱慈悲对待战败国人民,容许当地宗教自由。

   这道赦令下达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巴比伦为奴的犹太人重获自由,送他们返回耶路撒冷,用他给的钱重修圣殿。《圣经》称居鲁士为“神的受膏者”。居鲁士宣布的治国之道反映出美索不达米亚的皇家传统,但他对战败国和被流放人民的做法却是史无前例的。“我的统治,从不依靠战争”。他建立的国度被称作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宗教和文化宽容政策的帝国,最终接纳了至少23个民族,使他们在中央集权的统治下和平共处。

   这是伊朗人至今的最高的精神产物,国民意识中潜藏着一份沉甸甸的古国遗产。这是史上第一部人权宪章,公元前6世纪,由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大帝提出的自由和人权的概念,并非是古希腊人最先提出的,要比英国的大宪章早将近两千年。

   居鲁士的遗体后归葬故都帕萨尔加迪,他赢得了永久的尊敬。200年后,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他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

   波斯帝国在居鲁士的继任者大流士治下达到了鼎盛,作为一个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帝王,大流士不是历史上第一位所向无敌的征服者,但他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统治者。他的全部政策的着力点就是将广大土地上风采各异的诸文化纳入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他对被征服文明的同化是渐进而有力的。

   在一个漫长的野蛮时代,波斯是一个武力征伐的帝国,但在某些方面,它也被视为古代较为辉煌和仁爱的文明之一。因为它怀有世界大同的境界——这就是伊朗之魂。

  波斯帝王谱系

   在波斯波利斯不远处,山岩上开凿出四个十字“悬棺”,便是波斯帝国最赫赫有名的几座帝王墓:大流士、大流士之子薛西斯以及薛西斯的两个儿子。

   波斯第四代国王薛西斯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手下败将,波斯波利斯毁灭的直接责任人。他在古希腊史中形象不佳,基督教会认为他是《圣经》中提到的波斯国王亚哈随鲁,他握有难以想象的权力,他左手握着生,右手握着死。而他伸出哪只手,没有人可以揣度 (《旧约·以斯贴记》)。

   从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中看,薛西斯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认为自己处于世界之巅,从那里俯视着蝼蚁般万千众生。他的举动时而宽宏,时而暴虐,难以揣摩。他的本性并不残忍,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他甚至像诗人一样心思细腻,感怀伤世。如果拿中国的帝王和他比较,最接近于他的是隋炀帝。 

   薛西斯死于一场宫廷政变。他的宰相阿尔达班谋杀了他,并拥立他儿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为国王。

   公元232年,阿尔塔薛西斯打败罗马皇帝亚历大·塞维鲁,迫其乞和。

   沙普尔一世是阿尔塔薛西斯的儿子,萨珊王朝的第二个王,他继承其父的征服战争,扩展了波斯的领土。沙普尔最主要的对手是罗马帝国,但他却多次打败他们。

   伊朗人为沙普尔做了一个骑马的浮雕,牵马的两个罗马皇帝和下跪的罗马皇帝。牵马的罗马皇帝是:13岁起做皇帝的亚历山大·塞维鲁和瓦莱里安。

   244年,沙普尔打败了罗马皇帝戈尔迪安三世,并杀死了他。

   跪着的是阿拉伯人罗马皇帝菲利浦,他向沙普尔祈求和平。

   菲利浦出生于叙利亚,曾以偷盗为生。243年,当上了罗马皇帝戈尔迪安三世的近卫军长官。244年,戈尔迪安三世在与波斯的战争中死去,菲利浦自立为帝,并得到元老院的承认。

   菲利浦当了罗马皇帝,他立即与波斯签订了和平条约,这个条约显然是对罗马不利的,包括有进贡赔款的项目,但暂时实现了和波斯之间的和平。现在叙利亚的100块钞票上,印着菲利浦的像。

   鼎盛时期的波斯,国土面积一度是现在伊朗的三倍,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波斯扮演着稳固的超级大国的角色。

  (周江林 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