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郑楚平委员:房价过高 实体经济企业家"举步维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13: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讯3月2日,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工商联主席,贵州省商会会长郑楚平在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称,目前房价过高,企业家、投资人做实体经济感觉比较迷茫。

  目前房价高得出奇

  

  记者:之前国内房地产涨得如火如荼,贵州是什么状况,应该也是涨吧?

  郑楚平:总体上是涨了。最近一两年沿海房价有点往下走,也在调控,当然从贵州这些西部省区来讲,房价并没有往下跌,还在继续上涨,总体它的发展滞后于沿海,它有一个周期。

  记者:您觉得目前的房价是不是合理?

  郑楚平:房价合理和不合理,应该用绝大部分群众、老百姓能够承受的作为一个衡量标准,而不能够说我的房子成本是多少,包括政府靠土地财政加大了房地产的成本,就作为合理确定价格的因素,我觉得是不对的。真正房价合理的确定应该是供求关系,现在需求房子的人是很多的,尤其是普通老百姓,从全国来看有一半农民,西部省区农村人口更多,那么城市化进程的压力非常大,农民要进城,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那一点土地承载这么多农村人口,所以必然越来越承受不了,那么他必然进城,进城就需要住房。住房的房价和进城的人员以及新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人他们的承受能力相比严重脱节,这个严重脱节就表明了房价远远高出了它的正常的,应该有的水平。因为任何商品必须符合市场的需要,必须符合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我们现在绝大部分消费者是没有这个承受能力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我们的房价肯定是过高,而且高得出奇。

  郑楚平:企业家、投资人做实体经济还是感觉比较迷茫。比如房地产,建房子的目的是为了给老百姓住,但最后变成了投机、投资,尤其投机,整个房地产市场目前是这样的状况,国家一直在进行调控。很多房地产企业,以前做实业然后转向房地产领域,他们的压力也很大。但回过头来做实业也有一个过程,就是你进入什么产业,做什么项目,不是一下两下就能解决,就能完成的,再加上整个大的经济走势也不是很明朗。小企业过去不管什么原因,包括融资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经营和发展比较困难的企业,他们以前固有的矛盾没有办法解决,包括有些小企业融资,过去融不到现在还是融不到,虽然中央出台一些政策,但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用民间借贷

  记者:2011年,我国整个中小企业都经历了特别艰难的一年。在贵州,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郑楚平:贵州中小企业和它的发展状况,应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贵州发展,应该说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管是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还是在水平提升,当然和前面有相当的距离,全国超过了一半,我们去年才36.9%,还和全国有很大的差距。

  作为中小企业来讲,占到贵州省国民经济的大头,我们的税收、财政收入、就业在国民经济总的数量里,中小企业都起了关键的作用,占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我们去年新增的28万城镇就业,其中百分之八十多都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但都是以非公企业为主来提供的。

  有很多企业反映,民间融资这个现象非常非常普遍,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都用民间借贷,当然有些利率高得也可怕。我们走到一些企业去,企业的生产线停在那儿,他就没有流动资金,通不到银行的流动资金,银行不给。民间借贷借了一次,第二次就借不到了,利率过高,越来越高。

  下一阶段,我想随着中央经济结构调整,更注重内需,更注重民间资本,更注重中小企业,通过这么一些逐渐的调整,通过各方面政策配套落实,这些问题在下一阶段会逐步得到缓解和解决。

  

  国家将对贵州产业发展实施差别化政策

  

  记者:我们知道您今年有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对国务院的二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贵州地区的经济做了一个跟踪调查,请您介绍一下您跟踪的结果。

  郑楚平:国务院二号文件把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把贵州省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出台了相关54条政策。在中央的“稳中求进”大格局下,能够把贵州的发展问题,用“加快发展”的要求来进行部署,我作为贵州人非常欣慰。

  在国务院二号文件支持贵州发展,比如产业政策方面,国务院二号文件提了一系列的支持我们产业调整,产业升级,加快转型发展这方面的一些举措,包括确定我们优先发展产业领域,实现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从项目审批,市场准入、技术政策标准、资金、土地等等环节都有所安排,但这些必须通过各个部委支持贵州做起来。

  这次国务院二号文件正式提出来,针对贵州的发展,目前我们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贵州省产业发展自身潜在的条件,对贵州省的产业发展要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所谓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就是不能一刀切,要放宽的地方要放宽,该加快的要加快,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装置标准、技术标准把握,还是其它约束条件的设定都应该有所差别,这就必须要靠各部委针对贵州某一个产业,某一类项目,某一类投资给出和现行全国不同的相应规定,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才行。

  我个人的想法、提案上也涉及到相关的问题。能不能对贵州省,在工业发展和产业发展上,国家能不能给总的约束性指标,在这个约束性指标范围内,贵州省地方政府确保不超过、不突破环境总量,在这个范围之内自主地安排他的产业发展,自主地根据市场来发展它的产业。

  (责任编辑:韩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