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元区要重新恢复自律和纪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埃德蒙·阿尔方戴利(许钊颖 整理)

  [ 目前危机的原因,就是我们当初严重低估了取消外部制约因素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在外部制约因素消失之后,应该有欧元区内部的制约因素介入,以新的措施建立起欧元区内部的经济制约。所以单搞货币统一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说对各个成员国经济指标要有相应的要求 ]

  我跟欧元打交道时间很长了,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时我帮助创建了欧洲50国集团。因为我认为创建欧元是一个神圣的事业,但是它的道路会非常漫长,我当时已经预测到我们肯定有一段不平坦的道路要走,10年之后我的预言果然成为了现实。

  目前欧元区以外的人们会认为,欧元是不是快要崩溃了?其实如果欧元区真解体的话,其他国家也难避免受到负面冲击,甚至全世界都会陷入悲剧当中。当然我不完全否认欧元有崩盘的可能,欧元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欧洲的经济仍然是强劲的,欧洲的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都仍然很有竞争力,而且是健康的。

  上一个季度的欧元区GDP只萎缩了0.3%,欧洲中央银行(下称“ECB”)在今年2月21日达成的拯救希腊的决定,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我们认为今年欧元区很有可能会恢复稳定。

  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问三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是欧洲的各个主权国家为什么决定要建立一个单一货币?第二是欧元在诞生的头十年期间到底表现如何?第三是欧洲债务危机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对此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未来怎么演变?

  为什么建立单一货币?

  第一个问题涉及欧元的起源。

  回顾历史,1957年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个国家决定建立6国之间的共同市场,并为此签署了《罗马条约》。《罗马条约》在1967年扩大,促成了欧洲共同体的建立,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下称《马约》)标志着欧盟的诞生。共同市场扩大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推动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欧盟内部一开始也已经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要使共同市场的经贸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有新的举措。我们当时已经把各国之间的汇率变成固定,组成了一个欧洲的货币体系。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在1992签署了《马约》来逐步建立一个欧洲的单一货币。

  当时我们想到这样做的理由有三个:

  一是经济上的理由,当时甚至包括现在的主流想法都认为,单一货币能够推动各国之间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欧元诞生10年后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技术上的理由。欧洲货币体系自建立以来都不稳定,而且经常需要各个国家做痛苦的货币调整。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货币账户完全放开之后,欧洲货币体系就成为了一个蒙代尔所谓的“不可能三角”的格局。也就是说,我们允许欧盟内部资本的自由流动,但各国之间的汇率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马克一直都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他国家相当于都要听取德国中央银行的命令,这显然存在内在矛盾,因此就决定要建立欧元。

  三是政治上的原因。当时成立了ECB,目的也是要促进欧洲各国的一体化进程。

  大家必须记住,根据《马约》,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应该采纳欧元,但是丹麦和英国在长时间的讨论之后并没有加入。《马约》设立的框架是要成立欧洲的经济和货币体系,包含经济和货币两个支柱。从经济角度来讲,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表现一直都较好,是世界上的富有国家。从货币的角度来讲,在欧元诞生之前,德国央行发挥了相当于ECB的作用。货币联盟在建立时遵循了当时德国央行的三个信条:一是独立性;二是央行使命严格界定为保持价格稳定,没有促进增长的职能;三是ECB被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筹资活动,以避免道德风险。

  欧元的货币政策相当严谨,但相形之下经济支柱薄弱得多。货币政策在欧盟层面实现了统一,但是经济和财政政策却仍然是由各个成员国自己来定夺。为了弥补这一不平衡,欧元区出台了《稳定和增长公约》,要求各成员国至少要遵守两个限度不能突破,一是公共财政赤字的GDP占比不能够超过3%,二是公共债务的GDP占比不能超过60%。

  但实际上这个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像德国、法国这样的国家也是违反了这两项基本规则的。这是因为,2007~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和萧条,很多国际组织包括G20都大力鼓励各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大规模的公共支出,随后债务的上升自然就不奇怪了。在欧洲,公共债务的GDP占比在2007年后迅速大幅上升,尤其在欧元区外围国家上升得更加厉害,所以后来也是这些国家首先出现了危机。

  欧元头十年表现如何?

  欧元在1999年推出之后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9~2009年,这10年欧元表现异乎寻常的好。虽然很多人不看好欧元,但是这10年期间欧元区的价格非常稳定,外汇市场上欧元的走势也很强劲,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和其他OECD国家相比也是很不错的。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考察欧元区内部各个成员国的情况,就会发现非常有意思的分化现象。首先,欧元区在收支平衡问题上有很多分化。欧元区的北部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芬兰、德国,它们有经常账户盈余,而且在不断上升。但欧元区南部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爱尔兰、葡萄牙,它们实际上经常账户一直是赤字状态。显然,欧元区南部的国家花的比挣的多,他们的消费超过了生产,从而形成了贸易赤字,这种基本的不平衡导致了欧元区内部的不平衡,这也是目前危机的核心原因。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实际上投资者对相关风险的定价一直是长期被低估的。欧元区南部成员国的政府发行的国债和德国国债之间没有息差,这就导致了这些国家大规模的支出,新建房屋,花钱太大手大脚。当然,这也是市场定价错误的一个后果。

  供给角度分析的是竞争力的差异。欧元区南部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并不是那么强,但工资上涨的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过了德国的工资涨幅。这就让我们能够审视问题的核心,我觉得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的巨大创新,它取消了欧元区国家的外部限制,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欧元区国家不用再去在乎经常赤字对它们的影响。从前外部的制约因素被作为单一货币的欧元给消除了。这样意味着一些国家可以为所欲为,不用有纪律行事,这就导致了后来很大的问题。

  目前危机的原因,就是我们当初严重低估了取消外部制约因素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在外部制约因素消失之后,应该有欧元区内部的制约因素介入,以新的措施建立起欧元区内部的经济制约。所以单搞货币统一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说对各个成员国经济指标要有相应的要求,虽然并不是欧洲的所有人都同意我的观点,但我还是坚持这样一个看法。

  欧债危机将如何演变?

  之后是2010~2011年危机期间的情况。这次危机首先是在欧元区外围国家的政府债务债券领域爆发的,主要在主权债务、金融和实体经济三个领域。

  我觉得欧洲缓解危机要有恰当的政策组合,以避免限制性或者紧缺性的财政政策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欧洲央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搞比美国、日本的央行更为严格、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了。

  欧债危机使很多的经济学家、评论人士甚至是政治家都对欧元持悲观态度,认为欧元区会解体,欧元会崩溃,但实际上根据目前所观察到的情况,虽然危机远远没有终结,但欧元的前景还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觉得现在的观点不用那么悲观了,各成员国正在采取很有勇气也非常痛苦的政策进行应对。没有任何一个欧元区的成员国把自己退出欧元区作为一种选择,希腊有公开政策立场的表态,即使像德、法这样表现不错的国家,也不希望看到表现不好的欧元区国家的退出。各国都有一种支持欧元的心态。

  实际上这次危机是对欧元区的一种考验,在欧元区推出不久,我就写了一本书,在书里我就指出欧元的推出会促使这些国家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10年之后,欧元区南部国家确实正进行一些养老金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等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力争和更有竞争力的欧元区国家保持一致。

  目前欧元的危机实际上也彰显了很多有益的东西。比如说,之所以危机能浮出水面,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非常有纪律性的货币政策,没有把这个危机掩盖起来。在欧盟层面,危机也迫使各成员国能加强和完善自己的治理,对自己的财政政策进行更为严格的跟踪和监测。而且这次危机也让欧元区的国家之间的团结关系得到了加强,当某些国家出现了危难,其他国家出手援助,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各种考验和挑战都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协调,我觉得这都是有助于加强欧洲经济货币联合体的经济支柱。

  欧洲货币体系创立以来设定的很多规则都没有得到很好遵守,现在是重新恢复自律和纪律的时候了。我们知道现在的欧元危机还没有结束,但我想大家都会承认欧元区国家走上了一条痛苦但又是坚定的改革道路。我们相信欧元一定会稳定下来。同时我们要设定欧元区国家都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我认为有时候也许需要有一些跨越式的进展,也就是要对欧元区的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为此必须要有远见和决心,也要有对危机严重程度清晰的认识。但是,我们也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有关欧元区改革的大部分重要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了。getty图

  (作者系欧洲50国集团主席,在1993到1995年欧元诞生的关键期担任法国财长。文章根据作者2月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2春”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作者审阅。本报记者许钊颖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