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蔡东晨:打破医疗资源垄断 医药分开十年该有作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09: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蔡东晨:打破医疗资源垄断医药分开十年该有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蔡东晨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 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今日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称,医药分开提出十年来,至今没有前进一步,现在到了亟需打破医疗资源垄断的时候了。

  “不仅是药品销售的80%,而是所有的医疗资源全部被医疗机构垄断,不打破垄断,不引入市场机制怎么分开呢?其实引入市场机制,搞医药分业经营,是很简单的事情,医药分开是成本最低、最合理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都取消药房,患者到社会零售药店去买药,医生挣打针、开药方的钱就够了。”蔡东晨说。

  对于由此产生的压力,蔡东晨认为应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现在补240元,将来可以补到400元甚至800元,现在医疗补贴的数额比较少,用于国民健康的费用应该提高,这也是财政支出的一个导向问题。”

  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医药分开十年来没有前进一步,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蔡东晨:提出这个概念是十年,十年是什么?是十六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分开”,到目前为止已经十年了,十年没有取得进展。

  记者:为什么呢?

  蔡东晨:这是决策部门的事儿,我很难说为什么。我认为改革的目的应该打破医疗资源的垄断,应该利用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加上行政这只有形的手,主动而不是被动去改。

  记者:是不是我们现在药品销售的80%是在医院层面上?

  蔡东晨:不仅是药品销售的80%,而是所有的医疗资源全部被医疗机构垄断,不打破垄断,不引入市场机制怎么分开呢?其实引入市场机制,搞医药分业经营,是很简单的事情,医药分开是成本最低、最合理的一种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配置手段,所以社区医院取消药房,到社会零售药店去买药,买药回来医生就给患者打针,挣打针、开药方的钱就够了。

  记者:他挣那点钱能维持他的生计吗?

  蔡东晨:不用国家补钱,可以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政府给了需方钱了,需方拿这个钱去买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不就行了。

  记者:这样医生的待遇也能上来,就不一定靠回扣了。

  蔡东晨:完全不用靠回扣,这样他的医疗技术、医疗知识都会大幅度地提升。

  记者:我在想,你要大幅度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水平,因为我们现在整个物价水平都比较高,如果这块大幅提高的话,是不是来自民间的压力会比较大?

  蔡东晨:民间的压力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现在补240元,将来可以补到400元甚至800元,只要财政允许。实际上我们是有钱的,十万亿的财政收入,用于教育经费还在4%以上,用于国民健康的费用应该提高,现在医疗补贴的数额比较少。国家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这也是财政的一个导向问题。政府执政为民就体现在这里。

  记者:您刚才提到我们的招投标制度有很大的问题,刚才您提到海南青霉素案例,那些辅料的生产成本已经到了招标价了。

  蔡东晨:我说的成本,仅仅是包装成本,连辅料都不包括。一个玻璃瓶8分钱,一个丁基胶塞7分钱,加上一个铝盖2分钱,加起来0.17元,里面装什么呢?谁来给装?那都是成本,可是中标价0.16元,中标价就是这样,大大低于成本,低于成本就意味着有重大质量风险,实际上对老百姓的健康是个危害,影响深远。和医改的初衷背道而驰。

  记者:这样可能会对百姓的健康带来伤害?

  蔡东晨:是的。这样中标的产品,一是质量安全风险,二是不能保证持续供应,从长远看,不能保证百姓用上便宜有效的药品。

  记者:刚才您提到我们石药集团是生产青霉素的,您怎么样应对这种恶性竞争?

  蔡东晨:没办法,我长期亏损,我就不生产了,这就是低价药死去的原因,成本过低,没人生产,百姓需要,却找不到药,这就是最低价中标的结果。

  记者: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上基础药物普遍缺乏的原因在这个地方?

  蔡东晨:是的,前段时间老说“低价死,低价死”就是这个原因,定价不合理、方法不合理导致这些药从市场消失了,实际上老百姓总得看病,便宜药没了怎么办?只能买高价药、进口药,老百姓的负担加重了,而不是减轻了。

  记者:解决最基层的药物,是不是采用政府可以指定定点药厂生产的办法?您觉得可行吗?

  蔡东晨:很多办法都可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简单得很,非常简单,就是统一定价,定点生产,或者明确规定,不得低于成本竞标,低于成本报价抢标是不正当竞争,但是,核心是56号文逼着人家低价投标,应该改那个文件就行,那个文件整体挺好,就改一个字就行,改掉那个“最”字,把那个“最低价中标”改掉,价值取向不能最低价。药品是个特殊商品,特殊在哪儿呢?价格不对称,不像啤酒一样,谁的便宜我买谁的,设想一下,患者病入膏肓,快死了我还要到处去找便宜的药吗?他疗效好,能救命,价格再高也要先救命,而不是到处找便宜药。

  记者:国家确定这个价格的时候有一个参照吗?现在他能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价格吗?

  蔡东晨:国家发改委价格部门都知道成本线,成本是可以调查清楚的,按实际结果改一下招标办法就行了,改一下56号文,就是允许低于成本投标的方式就行了,回到当初制度设计的本意,药品要质量可靠、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便可及就行了。

  记者:谢谢蔡总接受我们的访问! (结束)

  (责任编辑:韩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