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媒:专家学者热议加拿大经济移民政策利弊得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15: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 3月4日讯(实习记者 李璧琴)据加拿大《金融邮报》3月2日报道:加拿大移民体系中有这样一个项目——在富裕的外国人对加拿大联邦政府做出高达六位数的前期投资后,他们将被授予永久居民身份。然而,该项目日前破产。这是由于移民署延误成风、申请材料积压成山、基金分配不当,所有这些都予人口实。批评家们表示联邦投资移民项目只为金钱出卖签证,各银行得以从中渔利,但整个国家却收益甚微。
两年前,联邦政府对该项目发出黄牌,勒令暂停。之后该项目得以重新启动,资金需求却是原来的两倍,并且确定移民配额年限为700。一些有意愿的移民者仍选择屈从于这一新政策。2011年7月3日早上,该新政策刚开始实施,700限额于首日告罄,其中697份申请源于中国。
那些拥护“经济移民”的人表示,如果限制外国移民涌入,加拿大将不得不放弃数十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和不可估量的经济增长。
2010年,加拿大批准了3223份移民申请,新接纳移民11715名。温哥华的移民律师与政策分析师理查德·克兰德表示,比起加拿大高达25万的移民总限额,这份数据根本微不足道。
克兰德说“这么做是很有道理的——拿他们(移民者)的钱、允许他们消费加拿大的商品和服务——这些都是我们最最需要的。他们在这儿买车买房,购买消费品,这都是财长们希望消费者们做的。”
国家银行金融部移民投资的项目负责人路易斯表示,吸引中国的富人也是与中国建立建立经济联系的一条捷径。因为加拿大是一个出口为主导的资源大国,通过赴加的富人们,加拿大实际上是在和世界各地建起一座座金色的桥梁。
联邦政府在谈及限制申请名额时,提到了已经积压的15000份申请材料。但那些熟知加拿大经济移民系统的人们也同样关心移民者的钱是如何分配的。路易斯表示,主要的问题是财务问责。很难弄清楚在联邦投资移民项目之下,那些钱究竟是怎样使用的。
该项目要求申请者提供一份净资产至少为160万美元的证明,并对联邦政府提供80万美元的前期投资,这一部分钱将在5年之后无息返还。渥太华会将钱分配到各省,给不同的项目投资,创造工作机会、实现经济发展。
该移民项目2010年的收入为6.8亿美元,其中40%左右进了安大略省,20%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剩余的流入余下省份。不断注入的外资和加拿大企业融资之间的联系其实是经济移民项目当初制定计划时的主要考虑,但是各省却在怎样恰当地投资这一问题上破费周折。
移民部长康尼表示,一些省份并没有将钱分配出去,只是保管了5年。他说:“我觉得安大略省只是坐享其成,甚至都不假装自己有细致地打算过资金的用处。”
安大略省方面表示它近期已经对该项目做出改善,它与安大略省基础设施部门签订协议,借出1.492亿美元贷款,用于支撑34个项目,并新增5000个就业机会。另有3470万美元用于给创新发展基金注资,支持新兴技术发展。康尼部长却表示如此使用这些资金仍是很概念性的,或许仅能抵消5年以来的利息成本。
这一指控只是对该项目的众多非难之一。多伦多大学研究移民问题的社会学家杰弗瑞·瑞兹说:“确定最高年限这一举动实在奇怪,他们倒不如直接终止这一项目。那些外国人基本上是在买签证,我想在大家看来,这很不合适。国际上我们都已经有了这样的名声了——加拿大政府就这么允许富人们花钱买进加拿大。”
他表示,支持该项目的都是参与其中并得以渔利的金融机构。80万美元的前期贷款一般是通过一个促进者(通常为加拿大的某家银行)流入,之后才到联邦政府。大部分投资者会采用银行提供的一个融资方案,并付给银行一笔钱——20万美元或是更多,但申请者们拿不回这笔钱。银行在收每份文件时还收取一笔佣金,所以对于这些促进者和代理商而言,这无疑是个大金矿。
康尼说,移民体系挨批的部分原因是因资金需求低而纷至沓来的申请文件。他说:“尽管投资移民项目确实有优点,永无止境的需求却显示了该项目定价仍然太低——它把加拿大低价抛售了。”
再次提高资金要求或是要求存款能够将减少申请者数量。或者,联邦政府也可以简单地选择忽略积压的申请文件。那些一心想要赴加的富人们只需在更高资金要求之下重新提交申请。
路易斯表示,一旦确信被动的经济移民对经济发展有好处,为何还要定下最高限额呢?康尼先生也表示数以百万计的百万富翁们都想移民至加拿大,但是在应对技术型人才短缺这一方面,他们的作用却是有限的。
康尼还说:“借给政府80万美元,为期5年,这并不能解决劳动力稀缺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帮助我们应对更广泛的人口挑战。”
但经济移民已经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正通过本国的各种项目吸引发展中国家的有钱人。加拿大自然是其中的领头人,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在跟随加拿大的脚步。路易斯表示,如果加拿大投资移民项目不能良好运转,那它将在这场占尽先机的比赛中铩羽而归。
他说:“接下来两年中,至少会有6、7个国家追逐在那些想要移居它国的顶级富人身后。”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G20财经要闻精粹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