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加减乘除”——另一角度看财政预算报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22:28 来源: 财政部网站

  2012年3月5日来源:新华社

  财政预算报告是国家的“大账本”,但它联系着百姓各自的“小生活”。翻看72页的2012年财政预算报告,摘除专业的财政术语、省略复杂的数学公式,我们可以简单“加减乘除”一下,用另一种方式看看这个报告。

  “加”:从11.9%到14.1%,支出力度更大

  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财政支出124300亿元,增长14.1%,增幅大于2011年公共财政支出11.9%的增幅。

  “从今年预算安排看,尽管赤字比上年减少了500亿元,但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了2700亿元,比上年调用1500亿元增加了1200亿元,财政支出14.1%的增幅也明显高于去年11.9%的预算安排,这充分说明今年财政支出的力度要更大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表示。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说,2012年的财政收支安排,既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也体现了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减”: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税负重”是当前企业和个人反映较普遍的一个问题。2012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我国将落实、完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

  ——落实新的个人所得税法。

  ——实施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对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

  ——开展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稳步扩大试点范围,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增加能源资源性产品、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

  ——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负担。

  ——依法落实好其他各项税收减免政策。

  ——清理取消部分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艾洪德表示,201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包括个税免征额提高、减免小微企业税负、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等。此外,还针对特定区域和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措施。这轮税改的最大特征是,针对特定群体指向明确,如削减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等的税负水平等。

  “在此轮税制调整之后,我国的税收结构更加合理,对特定产业的激励效果较为明显。”他说。

  “乘”:积极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

  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财政工作将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赤字8000亿元。

  预算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也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规模以内并运用得法的话,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艾洪德分析,作为宏观调控中与货币政策并列的两大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宏观调控政策仍需保持稳定,财政政策也应保持现有的积极基调,这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他说,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着力点上应有所调整,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找到契合点;另一方面,在财政政策的支出投向中,加大对民生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有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除”:国家“大账”除以13亿后的个人“小账”

  国家“大账”,最终将化为每个百姓实际利益的增加。

  ——每人240元。

  2012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安排2035.05亿元,增长16.4%。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每人每年24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补助1050亿元,增长37%。

  ——人均15元和12元。

  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中央财政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2元增加补助,进一步完善孤儿、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社会救助体系,安排资金928.88亿元。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安排资金288.37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