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减税大有空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0:5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昨天,关于全国“两会”最重要的内容,自然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此报告中,总理提出了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定为增长7.5%。这也是8年来首次低于8%的GDP增长目标。
温总理特意着重说明,GDP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确实如此,既要调结构、转方式,又想保持高增速不变,那是不合经济逻辑的。
GDP增长目标略微调低,这样的方向无疑符合共识。但此重要数据的略微调整,很可能引发新的问题与考验。比如,很多人就担忧,GDP增长目标调低,会不会影响到就业问题呢?关于就业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案。中央早已定调,今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那么,如何才能“更加积极”呢?从当下国情出发,有一个办法很有实用性,那就是继续减税。减税政策是一种扩张性政策,其结果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起到扩张需求的作用。减税是休养生息,是“放水养鱼”。换言之,减税的效用,不仅仅在提升就业数量方面。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门就减税提交了议案、提案。可以这么说,推动结构性减税的进一步执行,学界、企业界的意见,是相当一致的。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可以跳出结构性减税的局限,着眼于全面型的减税”——当然,全面减税的思路,还需要继续研讨。
昨天本报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公布的一个数据:“2011年TCL集团净利润16.7亿元,缴税费42亿元(不含海外市场)”。很明显,这个企业净利润与税费之间的对比颇有典型意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体税负偏高的现实。
同样在这次的全国“两会”上,有关微小企业减税乃至免税的声音甚高。这里边“放水养鱼”的意味更加凸显。政府若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无疑将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强微观经济的活力。
因此,政府结构性地降低税负,让利于民,其实是意在长远。减税不等于是减收,或者只是短期内可能减收,一旦减税效应发挥出来,带动居民消费的扩大和民间企业的发展,未来的税收总量必然会持续增长。这也将是一个积极的、良性的循环过程。结构性减税,也就表明税负该减则减、该增则增,未来还是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继续积极推进税制改革。
在目前条件下,推进个税制度的改革,乃至整体的结构性减税,具备较充分的条件。从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知道,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8%。GDP和公共财政收入的高增速都在表明,减税确实存有空间。鉴于政府公共部门的行政运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这当中更大有压缩空间。
今年1月起,上海开始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显然,这只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一步,或者说是减税之路上的重要努力。营业税与增值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规模很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将由试点逐渐向各地区、各行业推进。由此亦可以看到,减税的空间是很大的。
看起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界到商界,从“两会”内到“两会”外,关于结构性减税,并无争议。现在的问题,是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而要落实结构性减税,就不能只是毛毛雨轻飘飘洒过,必须减到量、减到位,并在结构性减税中逐步完善税制。唯有如此,才能在促进税负公平的同时,又增强微观经济的活力。2012年中,减税是篇大文章,但愿这个年份,真正成为一个减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