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成相:建议尽快引入担保品逐日盯市制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1:0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董云峰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结算公司”)董事长刘成相近日撰文称,目前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建议尽快引入担保品的逐日盯市制度,防范因个别中小金融机构头寸不足引发系统性风险。

  刘成相在题为《发展债券市场 服务实体经济》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在看到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应高度关注存在的风险,密切监控风险的发生,在这方面登记结算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目前银行间市场每日回购融资所质押的债券规模已在万亿元以上,且债券品种覆盖了低风险的利率品种和高风险的信用品种。随着债券市场价格的波动,担保品不足的交易风险极易暴露。

  刘成相指出:“在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由于个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如果担保品不足,无法通过变现来充分补偿头寸,将会引起系统性风险。”

  “目前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建议尽快引入担保品的逐日盯市制度,每日对担保品市值进行检查,多退少补。”刘成相称,当担保品出现不足额时,及时补足风险敞口,当担保品出现超额时,可以退回,进而提高担保品管理的效率。

  在当前的债券市场上,除现券以外的所有业务类别,都与担保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包括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双边借贷和远期交易。此外,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与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业务等,均将债券担保品作为对手方履约保证。

  实际上,早在2007年11月,中央结算公司就开始探索建立对担保品的逐日盯市机制,试开发了账户逐日盯市计算功能,每日提供持仓债券估值和未到期合同的担保品足额情况,以方便市场成员计算账户债券资产市值变动,帮助揭示担保品业务风险。

  刘成相指出,与国际标准要求相比,我国债券市场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除了建议引入担保品逐日盯市管理机制,他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应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信用担保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局,为市场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缓冲机制。

  其次,刘成相建议企业发债采用更加市场化的形式,引入招标发行机制,进一步降低招标发行的门槛,发行量超过50亿元的债券都可以通过招标发行。这不仅可以为发行人节约发行成本,还可以发挥一级市场价格发现的“灯塔”作用,为信用类债券二级市场定价提供价格信号。

  目前除铁道债、中石油债等大型发债主体外,大部分企业发债采用的都是簿记建档方式。在刘成相看来,簿记建档的优势在于给了主承销商、发行人和投资人更多的谈判空间,但其弊端在于债券的定价过程不透明,往往存在主承销商强势,发行人弱势的情况,提高了发行成本,不利于债券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

  刘成相提出,企业债券发行人应借鉴金融债的做法,采用标准化格式向信息披露机构提供财务报表,进一步方便投资人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

  刘成相还呼吁完善发债企业的评级机制,由市场对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进行检验。具体措施可以采用独立公允的第三方估值对评级结果进行检验,对于评级结果与第三方估值不一致的债券,评级机构要向监管当局作出解释。

  据介绍,2011年我国各种债券发行量达到7万亿元;年度结算量达到180万亿元,并且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截至去年末,中国债券存量达到23万亿元,接近GDP的50%,位居世界第五、亚洲第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