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资陷入困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4:00 来源: 信息时报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与上市公司旺盛的再融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今年A股融资情况不增反减。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募资总额仅为566.89亿元,是2011年同期的33.64%、2010年同期的28.06%,IPO、增发和配股募资三项均大降五成以上。创元科技、禾盛新材、精工钢构等多家公司,均因无法在有效期内完成增发而终止了再融资计划;而公开增发市场的大额包销比例,更是由最近五年的17.89%暴增至去年以来的46.15%。无论是定向增发还是公开增发,不仅考验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同样考验着投行的专业能力。市场分析认为,融资减少正是近期行情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但在信贷规模不可能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上涨行情延续面临着巨大考验。
有价无市,上市公司无奈放弃增发
与往年零星出现的公告不同,新年以来已有50多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平均每日有1.6家公司提出计划,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然而,真正能够实施融资计划的公司数却要少得多。
自创元科技因增发期满终止增发之后,禾盛新材也在上周宣布终止非公开发行。禾盛新材2011年披露了非公开发行1300万股募资3.2亿元的公告,同年9月1日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公司发行新股有效期为6个月,随后其定增底价确定为25.1元。不过此后禾盛新材股价一直在20元以下徘徊,即使是控股股东出手增持也未能力挽狂澜,公司宣布终止增发时股价仅收于17.48元。
记者注意到,除了创元科技、禾盛新材外,二重重装、中国铝业、合肥三洋、华意压缩等也面临着增发方案失效的问题。而部分再融资迫切的公司,目前还在作最后的努力。如在一个月前还表示不对非公开发行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的梅花集团,近日却突然“变脸”宣布下调增发底价,调整幅度较此前的增发底价折价率高达56.54%。而四川九洲更是两度调整方案,显示出公司再融资的决心。
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与上市公司旺盛的需求形成对比,今年A股融资额不增反减。据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募资总额仅为566.89亿元,是去年同期两市募资总额1684.64亿元的33.64%,更只有2010年同期2020.36亿元募资总额的28.06%。分细项来看,IPO、增发和配股募资分别为246.94亿元、297.84亿元和22.1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74.37%、51.11%和80.35%。
“包销门”频现,投行能力面临巨大考验
相比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市场更加寒冷。3月3日精工钢构宣布,由于多方不利因素,未能在批文有效期内启动发行工作,故本次公开增发方案已自动失效。而在一个多月前的1月30日,中海油服的公开增发方案也是因到期而失效。
即使是成功实施公开增发的,承销商也无奈吞下包销苦果,其能力也遭致广泛质疑。金发科技2月27日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此次公开增发2.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31.57亿元,其中主承销商广发证券包销9381.57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5.70%。广发证券同日公告称,包销该部分股份的金额达到11.85亿元,占广发证券2010年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6.11%。
在广发证券之前,宏源证券1月下旬刚刚包销了天山股份56.82%的增发股份,耗资约11.73亿元,被动登上了天山股份第二大股东席位。在上述两例金额超过10亿元的包销中,增发时都对原股东进行了大比例的配售,其中金发科技优先向老股东配售比例为10∶1.79。天山股份原股东优先认购部分配售股数也占本次发行总量的21.2%。
据Wind数据统计,去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3家上市公司选择了公开增发进行再融资,累计发行53.9亿股,募集资金约373.6亿元。其中就有6家公司由于网上网下认购不足,5家主承销商不得不包销剩余的增发股份,为此垫付了59.48亿元“真金白银”。其中,长江证券公开增发被包销的金额最多达13.95亿元,而海通证券去年承销也颇不走运,其所承销的两个公开增发项目均出现余额包销的情况。对比2007年以来的最近5年,共有36家券商完成了95家上市公司的公开增发项目,而出现包销家数就达37家,包销比例为38.9%;其中出现大额包销情况的仅有17家,占比仅17.89%。从最近5年大额包销的17.89%到去年以来的46.15%,不难发现,面向全体投资者的公开增发已经越来越考验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投行的能力。
市场分析认为,市场发行不好才会出现余额包销的情况,包销本身就表明了市场对公司再融资的态度,而承销商包销股份的处理也能表明其对股票的看法。以目前情况来看,增发股份上市后立刻抛售成为大多包销机构的选择。以宏源证券为例,由于未给增发的新股设置限售期,宏源证券在完成天山股份的余额包销后便迅速出货,短短两个交易日内就减持2444.7万股,很明显是在出逃。而其它公司如金发科技,其增发新股多有限售期,因此目前尚未得到包销券商的最新动向。市场分析认为,承担大额包销的承销商将面临投行做成自营、包销变成大股东的困境,券商不得不重新审视公开增发的包销风险。特别是2月以来,业内几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员均坦言,承销商以后会更加审慎合理地评估增发项目前景,而这对于不少以“圈钱”为目的的上市公司来说无疑将更加艰难。
千亿再融资冲击,二级市场再度承压
上证综指今年来反弹已达11.17%,市场分析认为,两市融资减少是最近行情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信贷规模不可能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机构普遍预测,两市融资节奏虽有阶段性的调整,但今年总体规模依然不会明显放缓。据Wind统计显示,2012年A股市场面临的再融资压力将更大,仅目前有增发意愿、获得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的上市公司就多达295家,拟募资规模高达6137.87亿元。
其中,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尚未发行的公司共有68家,预计募集资金规模约为1498.62亿元,考虑到获批有效期为半年,这千亿元的融资压力无疑将给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表示,相比2011年融资的“前高后低”,今年股市融资的特点很可能将是“前低后高”,这意味着对二级市场资金供给将产生长期压力。而这种情形出现的后果,就是再融资规模越大导致二级市场不断疲软,而二级市场疲软导致上市公司融资更加艰难,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分析人士预计,若货币政策没有出现松动,则今年的A股走势依然不容乐观。
上市公司曲折融资路
二重重装 定向增发3月3日到期,公司目前尚未发布相关发行公告;
精工钢构 公开增发1月24日到期,3月3日宣布自动失效;
禾盛新材 由于股价低于增发底价,3月1日宣布终止非公开发行;
创元科技 定向增发1月25日到期,1月31日宣布放弃定向增发;
中海油服 公开增发1月20日到期,1月30日宣布增发方案到期失效;
梅花集团 2月24日公布调整后的非公开发行方案,发行价由原来不低于每股14.66元大幅下调至不低于每股6.37元,下调幅度高达56.54%;
四川九洲 今年1月13日对非公开发行方案进行调整,定增底价降至6.2元/股,发行数量增至“不超过9743万股”;2月26日再次宣布调整,数量略减调至“不超过9707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