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一号提案诞生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7:24 来源: 中国企业报本报记者 张龙
两会之际,《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这份提案,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合提交,是份罕见的多党派联合建言。
一号提案,陈述“避实就虚”之害,建言民资“避虚就实”之策,调研行程涉及大半个中国。提案引起中国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使发展实体经济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
一号提案是如何认定的
从全国政协提案工作组证实,所谓“一号”只是时间上的一种排序。一号提案是交得比较早的提案,并不是说它有多么重要。
每年政协提案的提交时间都有划分,比如从前一年12月11日到今年大会期间3月8日下午两点,这一时段提交的提案都被统计为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
似乎一号提案有时间的偶然,然而,回顾往年的政协“一号提案”,无不与当下社会发展中最热的议题高度契合,也无不获得广泛的政策效应。鉴于此,每年的“一号提案”往往是社会各界的最大猜想,也是媒体聚焦的热点。
历史证明一号提案常常是重要的。最早的政协一号提案是李济深、郭沫若所提。民革中央1949年9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是新中国的开国之会、立国之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诞生。
在会上,郭沫若、李济深等44位委员联名提出了《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
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史上的第一个1号提案。
这个提案代表4.5亿中国人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意愿的会议。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政协提案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直接、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成为协助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
政协提案不同于群众来信,也不同于文学创作。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每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期间为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立案后送交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近些年来,案号0001的“一号提案”多是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包括两税合并、保障房建设在内的政策建言的一号提案均引起强烈反响。
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一号提案”,并由此引发了低碳经济潮。
这是农工党中央连续第二年结缘一号提案,2011年,其提交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定为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一号提案。
今年一号提案全称为《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与全国工商联联名提交。
民建中央调研
200多家企业
2011年,为了解实体经济的实际情况,民建中央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人次达到了200多位。
作为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党派,非公经济是他们历年政策建言的焦点,民建中央一直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保持密切关注。其实,民建中央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03年召开的中国非公经济论坛,该论坛持续至今,每年举办一次。从2007年开始,每年民建中央对实体经济展开主题不同的调研,主要根据当年实体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定。
比如去年民建中央调研的主题是《如何解决用工荒》,前年调研的主题是《缓节中小企业融资难》。近年来虚拟经济利润更高,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实业流入到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现象引起了民建中央的密切关注。
去年民建中央调研200多家企业,召开了几十个中小企业座谈会,对实体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
“温州有个例子,老板辛辛苦苦做实业,一年做下来的钱几十万,老婆炒房一下炒三千万,这就是典型的由于利差的巨大造成很多企业不想干。”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中国政协报》主办的实业强国圆桌会议上就曾这样表示。
围绕着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长期研究中小企业的经济学家辜胜阻。
当《中国企业报》记者提出实体经济出现困境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辜胜阻说,实体经济因“贫血”而面临产业空心化风险,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受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比较利益诱导大量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资本流向非实体经济领域;垄断行业投资无门,竞争性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企业精英大量移民或外迁带动大量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急躁心态。
这些来自实地的考察,不乏真知灼见,也透射出他们对避实就虚现象的焦虑。
首次出现
三大民主党派联合提案
农工党中央是以医卫界人士为主的民主党派,他们酝酿此次提案源于农工党中央对医疗器械企业的一次调研,当属“意外的发现”。
2009年6月,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在江苏上海重庆展开专题调研,调研主题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和装备技术改造拉动内需,同时促进民族医疗企业发展。但也涉及怎么扶持民族企业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自2011年2月开始,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为扩大调研范围,下辖的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和参政议政部,邀请央行专家在湖南大学经济研究所进行了交流沟通。
今年年初,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农工党中央经济委员会邀请人民银行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到湖南,与湖南大学的经济研究所专门就发展实体经济进行了调研。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核心部署之一。
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对于实体经济的讲话一次次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促使三个党派经过交流后初步形成一个关于整合三方提案的构想。
作为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全国工商联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并且经常展开专题调研。农工党中央的倡议得到了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积极响应。
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终于在今年2月底联合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递交该提案。由于递交时间较早,而且关注的问题颇具时效性,该提案被列为今年的政协一号提案。
辜胜阻对企业的
“放、扶、逼”对策
三个党派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实体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成本叠加攀升、过度垄断让民企生存艰难;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由此导致“避实就虚”赚快钱等扭曲现象。
辜胜阻作为民建中央负责这一提案的主要起草人和调研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实体经济贫血造成的产业“空心化”正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民间资本逃离实体经济是因为面临多重经营困难,不能干。此外,种种限制导致民间资本受限,企业发展空间不足,不想干。
对于缓解融资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有什么好的建议?辜胜阻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根本上讲,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是因为大机构高度集中、过度垄断的金融体系与高度分散的过度竞争的企业体系之间不相适应造成的。要缓解这一问题,还需通过金融创新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使大中型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机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共生共存,形成一个既有“大树”、又有“小草”;既有大商业银行“大象”这类大动物、又有微型金融这类“小微动物”的多元化金融生态系统。
辜胜阻认为,应对中小企业采取“放、扶、逼”政策,“放”即放开垄断,深化改革;“扶”即少取多予,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逼”即靠市场倒逼企业转型。
一号提案认为,当前造成实体经济困境有六大原因:一是多种因素叠加使成本攀升,实体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太高、利润太薄的压力;二是过度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三是经济萎靡导致实体中小企业产能过剩严重;四是产业链上下游两极分化,下游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等多重困境,不堪重负;五是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要素流向非实体经济;六是企业创新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风险,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能力不够,举步维艰。
总理报告强调
“重点支持实体经济”
显然,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视并不止于民建中央这三家。《中国企业报》在他们三家提出一号提案前,已经连续发表三十多篇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专题评论,形成对实体经济系统深入的研究。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理论界、新闻界的共同呼声、共同行动。
据了解,农工民主党等三家方案中提出的部分建议已经被相关职能部门排上工作日程。譬如,财政部正在酝酿中小企业的减税事项。此前,国家发改委召集45个相关部门举行贯彻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必须在上半年出台实施细则。
最令人鼓舞的是,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共7次提及小型微型企业。在新一年工作部署和任务中,政府报告分别指出:
——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
——在扩大就业方面,“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中,“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
显然,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已成政治家、理论家与企业家的共识,已经形成时代强大的声音。
显然,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也已成为2012年稳定与增长的交汇点,成为一个民族的统一意志。
历史将铭记,2012年全国政协一号提案。
“一号提案”摘录
强本固基 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
根据我们对实体经济的调研,我们认为造成当前实体经济困境有六个方面的具体原因:
一是多种因素叠加使成本攀升,实体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太高、利润太薄”的压力;二是过度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实体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大量民间资本变成游资热钱;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大幅减少,实体中小企业产能过剩严重;四是产业链上下游“两极分化”,下游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等多重困境,不堪重负;五是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要素流向非实体经济;六是企业创新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风险,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能力不够,举步维艰。 为此,我们建议:
1、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
2、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
3、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应对高成本,防止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4、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使民间金融从“地下”野蛮成长转向“地上”理性发展,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制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