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的央企和国有企业饱受诟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19:13 来源: 《新财经》

  汉武帝与“国进民退”

  文/梁盼

  中国的央企和国有企业,在愈加开放自由的经济环境下,一直饱受诟病。有甚者认为,国企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平的最大阻力和毒药。除了那些有关国家战略和安全的经济领域之外,国企是否应该适时退出,把盈利的空间留给民营企业?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了,姑且不论,可从汉武帝时期的国有化来对照,试着加以说明。

  国有化的背景

  从战国时期到汉武帝登基之前,中国大致经历了一个“重商主义”的阶段,商人的地位颇高,完全不是后来所谓的“士农工商”的较低政治地位和待遇。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力发展“国际贸易”(诸侯国之间的贸易),以贸易顺差作为重要的财政经济目标,黄金在当时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硬通货。秦国统一中国的大功臣吕不韦,本身就是大商人。汉代文景之治时期,中国的重商主义达到了一个高峰,有学者认为,此时已然有了中国第一次的资本主义萌芽。

  纵观这个时期的重商主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政治大分裂和诸侯争霸。即便是汉代文景二帝时期,由于汉初诸侯王的势力强大,国家名义上是统一的,而实质上处于分裂状态,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域比一个诸侯国都大不了多少。

  战国以来,商人的财富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商人所主导的“国际贸易”,既满足了国家对物质的要求,又因贸易顺差,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的盈余,是其供养军队和加强国防建设的经济来源。

  汉武帝时期,各路藩王势力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国家在政治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此时,国家不太需要商人了,专制帝王也不允许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国度里出现富可敌国的商人。毕竟,对于专制帝王来说,整齐划一、全国无甚差别的小自耕农和小地主,最不能威胁到他的专制和个人地位。

  严厉打击商人

  汉武帝时期,为了打击和抑制商人,一个政策就是把商人作为充军(边防军)的重要人选。更为严厉的是,曾经做过商人的人也要充军,甚至连商人的子孙也要受到此种惩罚性的非国民待遇。

  与充军并列的措施便是“充边”,即把商人集中迁徙到边远地区,如汉武帝初年,移民十万户到朔方(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后又移民若干户到今天的甘肃一带。这些移民中的一部分依然是商人。所谓的移民和“移边”,不过又是国家对商人另一种形式的打击和惩罚而已。

  除了从肉身和精神上打击商人之外,还有一种重要手段就是对商人课以重税。首先,对商人的生产工具,如从事交通运输的商船,要征以重税。其次,征收财产税,以商人作为课税的主要对象。不管是大商人,还是小型的手工业作坊主,都成为相当苛刻的财产税的受害人。

  至此,商人不仅成为非国民待遇的人,而且成为贱民,并在政治上单独为他们设立了一种户籍,即所谓的“市籍”——从事商业的低等国民。一旦被归于“市籍”,商人及其子孙就只能永远成为贱民,连农民都不能做,也不能从事农业生产,更无从享受农民的普通国民待遇,若违反此命令,则大加惩处,罚为奴隶。

  在此等严酷的打击之下,汉武帝时期,中等以上的商人和“资本家”,大都破产,商人的势力至此,不再对国家和汉武帝本人的统治形成任何威胁。

  垄断战略物资

  商人被打击,即意味着民间贸易受到了极大抑制。民间贸易和民营业主退出各种贸易领域之后,国家当然会填补这个空白,这就是汉武帝所希望看到的“国进民退”。为了让国家的获利效率和总量提高,汉武帝不惜任命商人及其后代作为财政官员,利用其商业头脑和技术,与民争利。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当时的财政专家桑弘羊。

  桑弘羊是当时陪都洛阳的大商人之子,他在前任的基础上,将以前民间经营的盐、铁贸易完全国营化,形成了强有力的国家垄断。这种垄断比起现在的国企垄断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接由政府而非政府授权的企业垄断。

  在古代,铁作为军事物资和农业生产必需品,盐作为生活必需品,都是关乎国家安定的战略物资。汉武帝时期,国家规定,民间私自铸铁,私自制造食盐者,处以砍掉左脚的刑罚,并没收一切相关财产和生产工具。

  其实,盐、铁不仅是战略物资,更是利润极高的商品。汉武帝之前,大商人致富的手段无外乎经营盐和铁这两种商品。汉武帝正是看到这一点,使这两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全都实行国家垄断。

  任何时候,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是国家垄断的行业,其价格就不会合理,一般都比民营的要高。道理很简单,缺乏适当的竞争。汉武帝时期也不例外,国家垄断的后果,就是盐、铁的价格变得相当昂贵,民众苦不堪言。而且铁的质量也大不如前,垄断使冶铁技术得不到改进和革新,错失技术革命的可能性。但铁器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农民只得被迫买入。而盐价高到普通百姓宁可不吃盐的地步,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除了战略物资的垄断之外,发展到后来,连非战略物资,如酒,也实行国家专卖。民众开始非常怀念以前那种民间贸易而价格趋于合理的时代。汉武帝时期,战略物资的国家专卖,有较大的国家安全的考虑,这是情有可原的。但由此形成的国家对民间生产和贸易的抑制和打击,则对国民生活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这种对商人的抑制,甚至仇视,从汉武帝时代一直贯穿中国古代历史,这是相当不好的。中国在近代以来的落后,与其亦有某种关联,值得玩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