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担保业成为金融安全的深水炸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8 01: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陈志龙
上周,位于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一顶级商务楼内的薛氏高盛担保公司董事长薛燕“跑路”的消息不胫而走,大批债权人蜂拥而至。保守估计,“薛姐”跑路涉及的银行资金和民间资金数亿元,这是继去年南京一股份制银行信贷员蔡磊、宇扬集团董事长杨军跑路案后,又一起涉案金额较大的担保公司老板跑路事件。
伴随着全社会的流动性趋紧,内外部金融形势变得日益复杂,金融风险暗流涌动。央行行长周小川、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春节之后先后表态,要求对中小商业银行与担保业务、小贷公司的业务进行全面排查。
去年以来,跨境资本出现明显回流,国际资本短期流动不确定性加大。在金融市场急剧而复杂的变化中,民间灰色金融泛起,表现出参与人数多、投机性强、利率畸高、跑路事件高发等特点,部分地方甚至有国有银行管理人员参与,一些相关人员出现失踪、出逃事件。
浙商银行南京分行的信贷员蔡磊,直接掌控一家担保公司,倒腾资金数载,十个茶壶五个盖,在去年信贷紧缩的紧要关头出现资金崩断;镇江、连云港、徐州等地相继发生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事件,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银行员工卷入的跑路案件频发,给一方金融稳定和银行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持续负利率和收入高增长的背景下,居民对资金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强烈。人民银行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居民问卷调查中认为“民间借贷最合算”的比例持续三个季度上升。而过去两年来,疯狂发展的担保公司更是利用信贷紧缩的机会,铤而走险“抢抓商机”。信贷重点紧缩领域如房地产、多晶硅等产业,被他们视为淘金地。
在银行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受高利润的驱使,担保业、投资类公司逆流而进。苏南某地去年成立的各类投资公司超过4000家,主营业务是民间借贷,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小贷机构成为灰色金融的平台,部门地区甚至出现非法集资的苗头。这次南京跑路的担保公司老板薛燕,就利用其掌控的薛氏高盛担保公司,以月息两分(2%)以上、年息30%从民间筹集资金,再以50%以上的利息借给资金链紧张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最后因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而跑路。记者在苏北连云港采访时发现,有的地方出现一种“前店后厂”的融资性担保模式:一些门店大张旗鼓地挂着“某某理财中心”的招牌——这不是银行的理财中心,而是楼上或隔壁担保公司的融资性门店。许多担保公司与房产中介联手,代理二手房抵押贷款来融资。
往往一家担保公司老板跑路,就倒霉一大片。在苏北的连云港,一家涉及逾亿元公众存款的“余旺理财”中心崩盘后,经营者自杀,多人血本无归。去年底又发生宏信、瑞阳、扬帆等担保机构崩盘事件,卷入公众资金和银行贷款少则数千万元,多则逾亿计。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惜拿房产抵押把钱拱手交给担保公司放高利贷呢?事发后,所有入彀者都发现,原来“上家”是“故事大王”。圈钱者大讲借款人是风电、锂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新贵”,高明者甚至“捣鼓”出几件“金缕玉衣”,用假古董和一纸专家鉴定意见骗放款。南京宇扬的“故事”是在澳大利亚、迪拜有矿产投资。
近年来,各地为方便中小企业融资,以民间资本为主,办起了不少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目前这些已成为高利贷平台。一些金融总量不大的中小城市,高峰时冒出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小贷公司、理财中心上百家,这些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其共同的发财路径,往往就是设“理财中心”以高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进高出牟取暴利。在房地产的流金岁月,房地产的暴利让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眼红”,涉足房地产业务是其主要的生财之道,而随着房地产业持续低迷,裸泳者大量现身,深陷其中的担保业自然难以脱身。
以民间借贷为主的灰色金融泛滥,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成果,资金大量流向这一黑洞,加剧了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危险,并且使社会纠纷和恶性事件频发,地方的金融风险加大。
据笔者观察,当前民间借贷正呈现不少新的特征:一是范围广,从两年前的江浙沿海扩展到内陆地区,从制造业领域扩展至商贸流通甚至普通家庭。二是利息高,有的民间拆借年息已超过100%。三是参与者众,甚至有银行资金也充当了民间拆借的“二传手”。
从最近多个地方发生的灰色金融泡沫破灭案来看,更大的问题在于,灰色金融已开始向正规银行体系渗透,两者之间没有严密的防火墙,利益驱动下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些银行员工长期在灰色金融地带游走,在泡沫中沉浮。多地发生涉案的国有银行员工外逃或跳楼身亡事件。银行员工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让管理者也倍感焦虑。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曾表示,沿海地区约有3万亿元的银行贷款流入民间借贷。而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表示,中国“影子银行”在2010年的存量贷款应该在20万亿元。天量的“影子银行”资金绕开信贷规模控制,逃避了监管视线,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毒药”。灰色金融的资金链条越拉越长,积累的风险越来越大,而当这些环节出现断裂,很难避免不会产生连锁反应,冲击银行体系,危及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董事长最近表示,一连串的内控案件频发,暴露了大型国有银行存在着较严重的员工行为失察,对案件风险缺乏足够敏感性,与融资中介合作存在“灯下黑”等诸多薄弱环节,而在过度考核的指挥棒下,追求效益与风险监管不匹配,过度激励忽视风险的把控。这是当前灰色金融与正规金融体系相互交织的乱象的写照。管束并大力整饬之,已经刻不容缓。
(作者系江苏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