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毛细血管饥渴症 小贷公司呼吁拓宽融资三渠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8 03: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包慧

   “两亿资本金,开年一两个月就全部贷出去了,之后我就没事干了,因为后续资金没有。”3月7日,深圳市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对本报记者称。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金融方式,民间借贷已有千年历史。“管道不通,池子里水再多也流不到末梢。”他认为小贷公司就是民间金融的毛细血管,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是造成小贷公司“喊渴”的根本原因。

   两会期间,为小贷公司松绑成为热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日前提出议案促进小贷公司的发展,建议对等级高的小贷公司放宽融资限制,允许其在资本净额的3倍内融入资金,并逐步允许通过资产转让、资金拆借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

   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的“两会”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工商联均将“进一步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作为其主要提案之一。

   “我们一直建议给予小额贷款公司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多方面的鼓励,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位工商联人士表示。

   资金饥渴症

   近年来,放开资本金上限限额、拓宽融资渠道、放大银行融资比例一直是小贷公司的呼声。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又十分强烈,供求关系矛盾突出。据央行统计,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

   “有些小贷公司刚成立就没有可贷资金了,新增客户只能让其排队等候。”一位担保公司的董事长称,“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仅仅依靠股东的资金经营,很大程度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

   2008年银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贷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并限制小贷公司从银行业融资额度不得超过其资本净额的50%。

   一位地方政府金融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小贷公司资金主要来自股东缴纳的资本金,从银行融资很少,捐赠的款项就更可以忽略。

   “只有不及三分之一的公司能从银行融到足额资金,即使将从银行融资额度发挥到50%的极限,小额贷款公司可贷资金仍然不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向银行融资也不容易,可选银行数量规定过少,成本和门槛都高。”

   “在信贷紧缩时向银行融资很难,扩大规模目前只有两种途径,增资扩股和上市融资。”某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对本报记者说,“绝大部分小贷公司离上市融资还很远,据我所知,去年底以来,广东省的小贷公司中已有一半进行了增资扩股,不然就无米下锅。”受制于小贷公司从银行融入资金不能超过资本金50%这一限定,股东增资扩股成为最主要的出路之一。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发布的《2010中国小额信贷蓝皮书》披露,2010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共有资金来源约1900亿元,其中从商业银行融资仅约170亿元,不到十分之一。

   替小贷公司松绑

   民间资金分外活跃的浙江率先为小贷公司“松绑”。

   2011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出台《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暂行办法》,规定浙江小贷公司不再只能单一向银行贷款,还可向法人股东定向借款、在本市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之间进行资金调剂拆借,还能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地方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合作,以回购方式开展资产转让业务以及经批准的其他方式融资。

   此办法将小贷公司的融资比例上限提高了一倍。以一家资本净额为2亿元的小贷公司为例,之前向银行贷款的额度最多只能1亿元,现在则可通过向股东定向借款、银行融资或同业拆借等方式,再增加1亿元额度,即可以贷款2亿元。

   同时,为防止民间高利贷资本借壳小贷公司流入市场,浙江虽然允许小贷公司向股东借款,对其可借对象及借款数量都作了约定。此外,还对小贷公司的资金流向监控做了规定,以便促使企业透明化、阳光化操作。

   不过,一家小贷公司的负责人指出,“向法人股东定向借款”这一条实际作用并不大。因为,小贷公司的股东相对分散,往往是人很多但是平均到每一个人的手上时,个人资金并不充裕,可借款的数量十分有限。同时,融资难是行业共同问题,彼此都资金有限,同行互相拆借的余地并不大。

   对于“只贷不存”的小贷公司而言,吸收存款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广州市海印小贷公司总经理马聪称,监管层未来或许考虑以其他方式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补充资金的手段,例如让小额贷款公司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让其发行短期、中期票据以解决资金问题。然而,在现行的政策体制下,小额贷款公司还未纳入金融机构监管范畴。小额贷款公司真正需要的是银监会、人民银行规定向多家金融机构融资,并提高融资比例。

   为促进小贷公司发展,广东省今年也出台了系列松绑文件,“今年我们将广东省小贷公司的资本金上限由2亿提高至5亿,同时提高融资比例,对于持续经营1年以上的,经与融入资金的金融机构协商同意,可再增加融资额度至资本净额的100%。”广东省金融办副主任叶穗生7日对本报记者介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