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离支柱产业有多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8 06:42 来源: 经济日报“十二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文化产业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会场外,群众关切;会场内,代表委员热议。
资源整合,提升规模化水平
“既然叫产业就要有规模。”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说,集团化是一条有效路径。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产业链才能延长,附加值才能体现。过去很多文化企业“小散弱”,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仅可以实现内部资源整合,而且可以影响整个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安徽出版集团成立于2005年,是全国第一家成立集团就完成改制的企业,去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0.87亿元,利润5.28亿元,增速强劲。同时,文化产业与多元产业融合渗透,围绕出版传媒主业,以内容资源为核心,做深、做长、做足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出版行业品牌。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非常赞同。
“以电影产业为例,在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同时不能忘了一个前提,就是电影创作和消费的繁荣。不能光看票房,观影人数更重要。”张会军委员表示,当前电影业发展正处在黄金机遇期,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影院成本高。“美国的电影票价大约在5.5美元,合人民币三十多元。我们的票价高的能到180元,普通家庭怎么看得起!只有基础广才能把规模做上去。”
机制创新,推动集约化发展
“所谓集约化就是低成本多产出,少投入上效益,追求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文化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认为,转制只是跨过了一道门槛,要提升竞争力,还需长期、持续、深入地进行机制创新。
王亚非代表认为,集约化就是要把优势集中起来产生效益。“要集聚人才,通过占领资源、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做到一本书能卖N次,能卖N种,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产业链。”
不久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传媒集团通过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实现跨地区经营,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集团跨行政区设立有出版权的子公司。王亚非代表认为,这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推进,但他也指出,还有很多细化的措施要推进。
内生动力,打造专业化水准
两会期间,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的《东方世纪行——世界风情音乐会》上,一个叫“幽默打击乐”的节目广受好评,演员用双手和拖把、塑料桶给观众带来了节奏明快的打击乐曲。“我是个打击乐演员,节目怎么编排完全不懂。”该集团首席打击乐演员孟波说,节目是在集团协调下组织专业团队完成的。
2009年,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成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集团董事长顾欣鼓励演员们发挥创意,又加入集团专业编导团队,很快排出了这台以器乐为主的节目。
孟波对于文化产业专业化有自己的理解:有好东西就有观众,有了观众就有了品牌,有了品牌就可以发展产业链,“正因为有专业表演、专业编导、专业市场调研、专业观众的点评帮助……强强联合之下才能有好作品,这就是这台节目的成功秘诀。”
专业化让文化产业获得内生增长动力。王亚非代表说,产业与主业发展缺一不可。“在集团内的公司我们强调专业化,比如黄山书社,过去在古籍出版社里是倒数前几名,靠5年打拼,集中各方资源,坚持守正出新,做出了特色,综合实力一路攀升,跃居行业领先。”他认为,专业化要靠专业特色、专业人才的集聚和专业品牌的打造,发挥综合作用,才能打开专业市场。“企业发展最后的竞争是人才队伍的竞争,企业要培养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让大家‘有激情,在状态’,一起往前冲。”
多措并举,提升产业竞争力
聂震宁委员建议,要建立科学的文化改革发展评价体系,对文化产业体制机制转换创新情况、文化产品经营效益、“走出去”战略实施情况等作重点评价,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
王亚非代表建议,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比如建立国家级海外投资总公司或专项基金鼓励企业“走出去”;比如建立文化产业银行,为文化产业提供金融支持;比如在地方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区,按照地区布局,给示范区里的企业以项目、资金、税收等倾斜,在示范区形成产业规模,建立文化影响力、资本凝聚力。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近年来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在政策春风下,文化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已成为会内会外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