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味关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虽为重视形式感的设计师,但对戴娣来说,安静、舒服才是家居的第一原则

  陈琳

  [ “每次从国外度假回上海,我们带着各种锅具和各类农产品,坐头等舱的位置,和周围的西装革履的商务精英们形成了鲜明反差” ]

  “即使是在国外悠闲度假,回家的念头也会在我的心里像野草一样疯长起来。”今年春节,哦纱玳家居品牌创始人、设计师戴娣和先生在法国、西班牙转悠了一个多月,才回到上海的家中。

  这套市中心的公寓位于高层建筑的顶层,全然听不见马路的喧嚣。每层两户的格局,到了顶楼就变成了一个大露台和一户公寓。当时,戴娣和她的法国先生选中这套寓所,便是看中了其闹中取静。他们在露台摆上喝咖啡的桌椅和遮阳伞,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坐在这里,一边享受下午茶,一边眺望城市风景。相比之下,那些自诩环境优雅的咖啡馆,在戴娣看来倒有些喧闹。

  “虽然我是设计师,会对家居的审美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让自己在家里过得安静、舒服,才是第一原则。”崇尚极简主义的戴娣,用线条简练的家具,以及黑、白、木色三种颜色,在家中成功制造出了她想要的那种“气场”,也让她“吃货”和“宅女”的名声在圈内流传开来。

  艺术派“吃货”

  为什么会传出“吃货”的外号,一进入戴娣的家,你一眼就能了然其中缘由。整套公寓中,空间最为开阔的非厨房莫属,墙壁上挂着一幅法国当代艺术家的真迹,烹饪台和餐桌在硕大的三角钢琴形台面上连为一体。

  “我们当时在家具商店里,对‘钢琴’一见钟情。因为它用一种很优雅的弧度,把‘厨师’和‘吃客’聚拢到了一起,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戴娣的法国先生做得一手好菜,法式大餐、甜点、西班牙海鲜饭都不在话下。每天晚上,先生在料理台前做着美味大菜,戴娣则坐在“钢琴”的一侧,兴致勃勃地观看先生手法娴熟的“料理秀”,和他讲讲身边有趣的人和事,有时站起身来帮他打打下手。这种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让戴娣倍感温心。

  戴娣的很多朋友一直觊觎她家的料理,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人来“蹭饭”。大家一起坐在“钢琴”前和“大厨”说笑,等着美味上桌。“我很排斥那种厨房和餐桌分开来的感觉,让人觉得等吃饭很尴尬,也没有感情交流。”不过,当时把这架“钢琴”抬上来,也颇费周折。“货梯放不下这架‘钢琴’,搬运工说只能把‘钢琴’分割后运上来,然后再想办法把木料拼回原来的样子。”但出于设计师对材料的敏感,戴娣一眼就看出,这些木料分割后拼接会留下深深的合缝,即使重刷好几层漆,还是会露出痕迹。“如果这样做,整个料理台的视觉效果会大打折扣。”在戴娣的坚持下,搬运工只能靠着人力从楼梯上把整架“钢琴”搬上了二十多层。

  除了“钢琴”之外,戴娣的厨房几乎找不到其他曲线。然而,就在那些看似简单的白色组合橱柜之中,却隐藏着关于美味的秘密。韩国的石锅、西班牙平底锅、晶莹剔透的北欧玻璃汤锅,都在橱柜里各就其位。“我和先生做饭,对厨具极为讲究,做一个国家的料理,一定要用当地的特色厨具,这样做出的饭菜才会让我们觉得有感觉。”

  拉开橱柜的一格一格抽屉,各类碗碟、杯子、餐垫琳琅满目。“这也是我们去各国旅行的时候在各种不知名的小店挑选的,每一件小东西都有让我凝视许久的魅力。”戴娣随手拿起一个水杯,这是她从英国一家设计师小店中带回来的,乍看虽然很普通,但是杯口和杯底的曲线弧度,上釉后再打磨出肌理的手法,都相当少见,让戴娣“狠心”掏出身上最后一点零钱将其买下。

  冰箱一旁的橱柜抽屉里,各种小瓶子也藏着戴娣家美味料理的秘密武器。“这是我先生的领地。”香草干,只要放一点,就能让整道菜香气四溢。西班牙红花,小点心的好搭档。还有一些是戴娣叫不出名字,她的先生却惜如珍宝的调料。“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每次我和先生从国外度假回上海,我们带着各种锅具和各类农产品,坐头等舱的位置,和周围的西装革履、从配饰到发型都一丝不苟的商务精英们形成了很鲜明的反差。”

  设计派“宅女”

  戴娣的公寓面积很大,除了厨房、露台外,还有洗衣房、客厅、主卧、两间客卧,房间的分布格局,是她的好友、设计师吕永中根据夫妻俩的生活习惯设计的。而这些分割后的建筑空间,也给了作为设计师的戴娣很大的发挥空间。

  “和其他设计师一样,我也会把自己的理念、喜好注入到这个空间之中。”戴娣曾经一度对日本古典设计非常着迷。她就仿照日本传统的榻榻米设计布置了其中一间客房:黑色移门、古朴的蒲席和纸灯,这些日本家庭传统家具一应俱全。“如果设计师要研究某一种设计文化,最好自己先制造出这样一个空间,然后去体验,这种收获和看看书、看看展览完全不能相比。”当然,主卧卫生间里安装日本进口的石头浴缸,则完全出于舒适的考虑。“我先生特别喜欢那套浴缸,因为它的高度和线条让人感觉舒服,我们担心在其他地方买不到,就花了一点代价,从日本带回来了。”

  每年要出国看展的戴娣,也会把展览上的心仪之物带回家来。客厅里的吊灯、沙发后的原木大餐桌,都是在展览上“相中”的。媒体发掘新品的速度,往往要比戴娣慢上半拍。戴娣客厅里的灯是一位英国设计师的手笔,当时她在英国某展览上买下时,设计师和他的作品寂寂无闻。半年之后,这盏由多个黑色小灯罩组成的吊灯,才多次登上设计刊物。“餐桌是一位台湾设计师的作品,幸亏我在展览上当机立断买了,因为后来我再遇到这位设计师,他告诉我,只做了两张这样的桌子。而且之后,他也没有设计过桌子这种家具。”这位台湾设计师还特意跑到戴娣家去观赏他的杰作。

  沙发上的靠垫则是戴娣自己的作品。“其实,我的设计还挺自我的,就是为了能让人们在家里‘宅’得舒服。”恰恰是因为待在家里太舒适了,戴娣平时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推掉了很多应酬。“我不是一个喜欢在外漂泊的人,我总是想回家。回了家,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也就不想出来。因为家里什么都有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