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与其跑部钱进不如建好融资机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01:3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发自北京

   “跑步前进”如果用来形容地方经济,能够让人感受到发展的蓬勃;不过目前地方的“跑部钱进”却成为了地方求发展的“方法”。

   2012年又将迎来地方债偿债高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的审计,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同时要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此前银监会也提出相关方案,坚持“保在建、压重建、控新建”等原则,对新增的地方政府项目,要控制新增项目的平台贷。在监管控制趋严的背景下,地方融资也在逐步收紧,更加促进了地方“跑部钱进”的积极性。

   实际上,“跑部钱进”的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两会”期间,更是“跑部钱进”的绝佳机会。这种现象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提出,地方政府“跑部钱进”的做法目前不可改变,如果要形成地方政府良好的融资机制,则需要地方财政边界的明晰,以及能够被大众所监督,从而形成地方政府自己对自己的财务负责的机制。

  “跑部钱进”目前不可改变

   NBD:在“两会”期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团代表非常积极地去向中央部委“要资金、要政策、要项目”,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蒋洪:这种现象很普遍。中央地方分税制的发展,大致上将财力逐步集中在中央,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在削弱。好处是,中央的调控能力加强了。问题在于,这笔钱谁来用,就要看谁跑得勤,谁跑得快,“跑部钱进”目前是不可改变的情况。

   NBD:目前地方融资在平台贷款方面会有一些局部性风险,您觉得应该如何去加强地方融资监管?

   蒋洪:地方政府融资的控制,比如说地方要借款、借什么款、借款利率、借款干什么等都要上级同意,我们现在正在采用这种方式。

   地方平台的融资,局部地方有风险,能够采取的办法无非是加强风险的监管,这是一个机制,用行政的力量来控制。不过这种方式有缺陷,地方政府有融资冲动,现在是控制,一旦条件成熟,政策稍微一松,地方还是会有冲动。

   NBD:现在地方债允许试点,您认为地方发债是否会缓解 “跑部钱进”的现象,这是否还可以增加地方财政的透明度?

   蒋洪:目前地方在很大程度上是跟中央财政混合账,中央作为财政的主要力量,地方发行债务也有中央财政作为后盾,我并不认为(地方发债)会对地方财政公开有多大的改观。不改变现行的制度,要解决地方融资问题只有一个途径,就是让中央来管。

  让地方政府对自己的债务负责

   NBD: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也需要融资,您觉得在地方融资上面能否形成更好的机制?

   蒋洪:如果要均衡发展,说简单点就是,“该借款的借款,不该借的不借”。意思就是说,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承受债务偿还,可以借。一个办法就是让地方政府自己对自己的财务负责,形成这个机制。

   NBD:那您认为,地方政府应该怎样形成对自己债务负责的机制?

   蒋洪:现在地方政府做不到,是因为地方财务的边界是不清晰的。地方政府要形成对自己债务负责的机制,要求地方财务边界要清晰。地方政府不能指望从中央得到什么,必须依靠自己的收入来偿还自己的债务。

   而且还要加一个条件,社会公众必须要对政府进行制约。换句话说,这个地方政府必须要按照民意来做事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