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八”隐退 就业将与转型并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01:36 来源: 经济导报“就业难”与“用工荒”如影随形
◆经济导报记者 牛其昌
韩松永是一名刚刚复员的义务兵。专科毕业后应征入伍,在新疆某部队“打磨”了两年后回到济南,目前正在为今后的出路做着打算。
他表示,当初选择当兵是希望能借助政府对复员军人的优惠政策,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在打算好好复习,希望能在9月份的复员军人文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争取进入事业单位。如果考不上,再看看能否找一家提供五险一金的公司工作。”韩松永坦言,与本科毕业生和技术工人相比,自己没有过硬的文凭和技术,但同样有着良好期望。
王檬是山东艺术学院书籍装帧专业的一名研究生。谈及就业,她说最好能找一个跟自己专业对口且稳定的职位。“艺术类专业的就业面本身就比较窄,对口单位不是很多。”
一边是“就业难”,另一边则是“用工荒”,看似相互矛盾的两种现象却在现实中同时上演着。
“现在企业最犯愁的除了订单问题,就是如何招聘到更多熟练的纺织技工。”济南诺思家纺织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梅表示,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工厂有大批纺织员工离职。受此影响,公司目前正面临150人左右的技工缺口,约占员工总数的30%。她说,“员工离职主要是因为工资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为此,公司去年把技工工资提高了15%,月薪1800元左右,并且普遍提高了员工的福利。”但即便如此,仍然未能拦住员工离职的脚步。
7日,山东省青年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庆民表示,目前“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纺织、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基本工资较低,近年来员工流失率比较高。高校毕业生往往更倾向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但目前,大学毕业生本专业就业率仅9%。对此,高校毕业生应该有心理准备,并在就业心态和预期上适当进行调整。
就业政策或趋向“更积极”
◆经济导报记者 贾瑞涛
经济增速下调至7.5%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任务如何完成?
“仅大学毕业生就有680万人,今年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000万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柳欣7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经济增速下调肯定要影响到就业,使本已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广杰认为,经济增速的下调是适应新环境的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等措施可以抵消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
增速下调之辩
“放缓增长率,对就业、企业利润以及财政收入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影响还很大。”尽管如此,柳欣认为,完成新增900万人的就业目标希望还是很大的。
在柳欣看来,7.5%的预期目标更多强调的是一个政策继续从紧的趋向。他表示,如果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的速度会比GDP还要快,最后可能的结果就是财政赤字。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7日介绍,2012年我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500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占一半,还有900万-10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过去一直强调8%保就业,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就业不仅与增速有关,还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李广杰认为,经济增速下调肯定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太突出。
随着国家对第三产业的重视,服务业以及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为促进就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调整增速的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可以抵消其不利影响。”李广杰说。
有人认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但在李广杰看来,这个拐点还没有到来。比如在转移劳动力方面,目前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企业缺乏人才,另一方面,还有一大批缺乏劳动技能的人不容易就业,职业培训的力度还不够。
从另一方面来讲,随着周边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受挫,也导致部分人就业困难。“增速降下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增长质量,其中重要的一块是调整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想方设法增加就业。”
东部地区可考虑适时实施产业转移
在李广杰看来,目前我国的工业规模已经非常大,且很多行业的对外依赖性很强,比如铁矿石、石油、棉花等,有的甚至达80%以上。从解决就业的角度讲,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今天的同时,服务业理应走到台前,尤其是高端服务业。
从企业的角度,不止减税,国家还应在物流成本、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产能本应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甚至跨境转移到国外,从而降低成本,这也是解决东部用工荒的一个主要办法。
柳欣认为,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一些服务业需求比较大,但企业目前不具备涨工资的能力,应该考虑适时转型或升级。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非常低,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当前比较紧迫的还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而不是靠‘拼爹’。”李广杰表示。
另外,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还不符合就业市场化的状态,“高分低能”的现象确实存在,要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远水解不了近渴,近期还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以免造成人才浪费,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同时,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在税收、财政补贴等具体政策上为大学生、农民工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打破劳动力供需瓶颈 解开就业死结
◆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GDP增长目标调整到7.5%,对就业来说是一个考验。如今,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工,一方面求职者很难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是用工条件太苛刻,还是求职者太难伺候?“难招”和“难找”的背后,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已经落后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上升的速度。
不能以过去“农民工”的标准定义当前的求职者了。对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付出了相对较高的教育成本,不再像父辈那样只要求单位能够按时发工资,脏点累点没关系。他们找工作一般有3条硬指标:工资不能太少,劳动时间不能太长,劳动强度不能太大。如果有个人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就更好了。而反观用工企业,能够提供的岗位往往是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招不到工自然在情理之中。
就业市场这种“供非所需,需不能供”的尴尬状态,会向劳动力的供需双方同时施加压力:一方面要求企业提高用工待遇,一方面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而现在的年轻求职者宁愿选择暂时“啃老”和等待,也不轻易就范;用工方订单生产“时间不等人”的特点,使他们感受的压力更大一些。所以双方博弈的结果是用工成本的节节攀升。
用工成本上升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强大的倒逼效应。我们喊了多少年要改变中国人只出卖廉价劳动力的状况,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解决,现在正在因用工成本的上升而迅速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低价值链上的优势正逐步丧失,开始向价值链的中段迈进。在国内,东部沿海和南方省市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产业空心化”,相关产业被大规模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低端劳动力大军也正在逐步回流西部。所以,东部、南部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依赖,这已经迫在眉睫。
对求职者来说,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有知识和能力才能找到好工作,这个道理不用多讲。
坐等市场自发调节显然不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一方面,政府应该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方面,应该加大对新劳动力的培训和扶持力度,使他们尽可能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获得收入保障。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民生问题,关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