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把中央政策不打折扣不缩水地兑现给农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7:4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佘惠敏) 上午10点,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会场气氛热烈,1小时的发布会中,记者们踊跃举手,来自中外各媒体的8位记者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两岸合作、转基因食品监管、农业科技服务及农产品安全监管等大家关心的问题提问,获得了满意的答复。

  2011年,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1424亿斤,首次登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八连增”;除粮食外,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十大农产品也全面增产,是16年以来的首次。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超过两位数,达到11.4%;增幅超过城镇居民3个百分点;当年增加1058元,超过1000元;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超过东部;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幅均超过了20%。

  粮食还能增产吗?努力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拐点

  今年能不能继续保持这个好势头,粮食生产会不会出现拐点?

  “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不能掉以轻心。”韩长赋说,“今年面临着‘两高’、‘两不确定’的客观形势。‘两高’,是基数高、成本高。‘两个不确定’,一是气候条件不确定,二是市场价格也不确定。”不过,尽管面临这些困难,他对今年粮食丰收还是有信心:“政策落实到位、科技服务到位、行政推动到位,再加上我们有效的防灾减灾抗灾措施,我想,今年的粮食生产以及其他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还是可以预期的。我们对夺取今年的农业好收成还是有决心的,应该说也是有信心的,我们要努力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拐点。”

  农民还能增收吗?有希望实现新一年农民持续增收的预期目标

  去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上涨非常厉害,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也一直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农民增收的趋势会怎样?

  “我们认为农民收入还会持续增长,但是怎么样继续大幅增收确实有一定难度。”韩长赋分析说,“现在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四个方面构成的,一是家庭种植业收入,大概占总收入的46.2%;二是工资性收入,占42.5%;三是转移性收入,占8.1%;四是财产性收入,占3.3%。2012年还是要四路增收,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优质优价。二是继续打工增收,引导帮助农民外出打工,包括到当地的二、三产业就业。三是落实好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各级的有关政策,增加农民的转移收入。四是财产增收,主要是推进农村的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保护农民的权益,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他认为,从这四个方面努力,实现新一年农民持续增收的预期目标还是有希望。

  两岸农产品交易会扩大吗?鼓励台湾同胞投资大陆农业

  去年是执行ECFA协议的第一年,台湾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从去年1月份到10月份,早期收获清单中涉及到农业18个税号的产品,到大陆销售额达957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4%,两岸农产品贸易迅速扩大。

  “今年大陆将继续执行ECFA协议,从今年1月1日起,台湾产的鲜兰花、香蕉、柳橙等16项农产品的登陆关税降为零,火龙果、生鲜乌鱼蛋两项农产品的关税由10%降到5%,这为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农业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主任陈萌山说,“我们为了鼓励台湾的农业企业和农民到大陆进行农业投资,设了29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和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为台湾同胞投资大陆农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一些政策,促进台湾企业、台湾农民参与大陆现代农业的建设,把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

  转基因技术如何使用?已实现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全过程管理

  目前,国内许多消费者对于转基因农产品还抱有相当大疑虑,在农业科技促使农产品增产增收方面,转基因技术如何使用?

  “我国在转基因问题上的指导方针很明确,就是四句话16个字,‘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

  韩长赋说,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应该在农业科研高科技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育种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国家正在积极稳妥地推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在监管方面,要规范管理,加强安全评估。目前我国家已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已经形成了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从研究到实验到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这些环节当中,包括最终产品、消费品的标识管理,我们都有一套法规制度,实现了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为转基因的育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涉农支出怎么落实?把中央的政策实实在在地、不打折扣、不缩水地兑现给农民

  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了9个1号文件,形成了关于“三农”包括强农惠农富农一整套的政策体系,而且力度在不断加大。去年中央财政“三农”总支出超过1万亿,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800多亿。如何把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头上?

  “这些年来,财政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尽可能减少环节,能够直接到基层、直接到农民,对农民的补贴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打到农民的卡里,包括生产资料的补贴、种粮的补贴。当然,也有极少数地方存在截留甚至冒领的情况。”韩长赋说,需要从四方面加大落实政策的工作力度,一是增加投入,提高政策力度;二是搞好宣传,让农民都知道政策;三是强化政策的执行;四是加强监督。“欢迎媒体界的朋友们对违背政策、截留政策甚至贪污政策的违规行为给予曝光,我们是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前不久,媒体朋友们反映的情况我们都在查。通过这些,我们真正把中央的政策能够实实在在地、不打折扣、不缩水地兑现给农民。”

  农业科技如何推广?要加快农业人才培养,想办法解决“将来谁种地”的问题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确立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特别强调对基层农民的科技服务,尤其是公益性的服务。这是在农业科技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农业科技服务如何推广到基层?

  韩长赋认为,农业科技对于实现‘八连增’功不可没。“第一,去年粮食增产的贡献当中,85.8%是由于单产提高,而不是面积增加,单产提高主要是科技的作用。第二,到去年,我们农业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已经达到了54.5%。第三,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去年是53.5%。这三个数字说明,我们农业发展到今天,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增产的重大推动力量。”

  但他同时也认为,农业科技现有三个不足:一是成果的创新供给还不足;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足;三是农业人才支持总量还不足。为解决这三个不足,需要三个加快:“一是加快农业的科研创新,特别是种业的创新;二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特别是农村基层推广体系的建设;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要想办法解决‘将来谁种地’的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吗?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源头上的安全水平

  近年来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出,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到底怎么样?

  “实事求是地讲,近些年我们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在不断改善的,总体上是安全的。”韩长赋说,“2011年,对蔬菜、畜产品、水产品主要农产品的监测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在国际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水平是不低的。”

  同时,他也承认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需要通过综合措施来解决。而综合措施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案件,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绝不宽容。“第二点更带有根本性,就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生产。”韩长赋说,“只有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可控的,使流通过程是可追溯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源头上的安全水平。”

  (责任编辑:杨青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