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勇:通过减税收回外流需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8:44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企业界普遍瞩目本次参会的部分代表委员所发出的呼吁:不应让高税费成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绊脚石”,建议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利润空间。虽然财政部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出了2012年六项税制改革内容,涉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环境保护税等。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代表委员建议对中小企业采取更直接的减税甚至免税等措施,认为这样扶持企业渡过难关可以更有力度也更有效。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趋势之下,究竟要不要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或高科技类中小企业实行免税措施,而不仅仅是减税?实施免税的时机成熟了吗?有何种可行之操作路径?就相关话题,《华夏时报》记者3月5日特别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杨志勇研究员发表观点。
轻税负并非
企业经营改善唯一要件
《华夏时报》:对于两会代表委员关于免税的呼吁,您怎么看?
杨志勇:如果在减税与免税之间做选择,人们肯定都会选免税。但许多企业经营上遇到的困难跟政府并无关系。
《华夏时报》:实行免税的时机尚不成熟?
杨志勇:我们当然并不能对所有的企业都免税。在企业经营遇到的各种问题中,税收是一个重要条件,但肯定不是唯一的条件。比如目前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的减免税政策力度很大,但企业投资并没有因此蜂拥而至。
很多中小企业甚至连免税也不足以让其生存下去,这时就要考虑此类企业是否应该继续存在。市场竞争的结果,肯定是优胜劣汰。去年底开始,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实行减税的政策方方面面考虑较多,其中,保证就业及维持社会稳定是很重要的原因。不同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不一样,有些中小企业,无论给予多么好的税收优惠政策条件,都长不大。有些则可能会变成大企业,这当中可能存在行业的局限性,有些行业可能根本就不适合做大。
减免税负
必须要有针对性目标
《华夏时报》:那些可以免税的企业,免去什么样的税才会对企业真正有帮助?
杨志勇:提高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帮助了很多小微企业,但免税能免到什么程度?而且这其中有一环套一环的问题。整体来说,税负应该下调,但是否真的需要免税,要看具体情况了。最重要的,应是确立免税标准和免税目标。许多小微企业往往是个体户,很难指望这些企业成为高科技企业,帮助实现国家科技目标。减税更多的是从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出发。
联想集团的杨元庆说联想电脑在国内没有办法卖得不贵,有17%的增值税必须加到价格里面,产品毛利率只有15%。如果国内价格比国际贵超过17%,那么原因就不是税收能解释的。这当中肯定还有企业因素、市场结构的因素。税负高是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因素。如果市场结构的因素占的很多,那么有些企业,减税之后的产品价格仍然不会下调。高价可以出售,为什么要低价呢?因此,税收的减免要有针对性。减免税政策本来要鼓励的对象,那些本来应该得到实惠者却没能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政策不能说是成功的政策。
年内可减消费税
《华夏时报》:政策部门该如何回应社会的减税甚至免税的呼声?
杨志勇:官方所谓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其实一直在做。比如增值税转型,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等,都是减税政策。增值税还有必要下调,但短期内恐怕并不容易。消费税下调可操作性强,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其他一些小税种也有减税余地。
《华夏时报》:针对企业的减免税政策措施,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杨志勇:现在看,很直接的是消费税的调整,比较容易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本身也是一种减税政策,虽不一定会减掉很多,但应该算一种减税措施;个人所得税与企业关系其实也非常密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招到合适人手的问题。另外,可能还需关注一些收费的因素。
短期看,今年内能够采取减税的具体措施并不多。目前看,条件成熟的主要还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推广与消费税调整。从提高财税国际竞争力的视角看,增值税和消费税税负都需下调,从而将一些流失到海外的消费需求重新转化为国内消费需求。
应避免房产税资源税
影响减税效果
《华夏时报》:在减免税政策方面还需做哪些事情,才可以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真正的帮助?
杨志勇:世界银行发布的2012年一个营商环境报告里,中国排名比2011年有所下降,这说明虽然从税收上看,中国的营商环境虽有改善,但还应改善得更好一点。营商环境中,税费方面的情形实在太复杂。如果你办一家企业,就会深深体会到,所有的部门可能都会来找麻烦,也都可能会让你活不下去。但他们的作用重要不重要,消防、卫生等等,肯定都重要,但有些部门重要得让你可能没办法生存,特别是那些小微型企业,可能没办法没精力加以应付。
《华夏时报》: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有哪些改善?
杨志勇:我个人的观点是倾向于整体减税,有一些税种,包括房产税、资源税等,我一直持保留的态度,特别是在目前的减税时期,最好不要让这些税种的出台影响减税的效果。否则,减了很多税,一不小心一个房产税就把它全部拿走了。
《华夏时报》:对于免税的呼声,我们可以期待有怎样的政策回应?
杨志勇:免税涉及公平的问题,也涉及其他政策目标问题。现在各个利益主体性都很强,要求减免税都很正常,但并非所有的声音和要求都要加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