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养老金入市 投资运营须谨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1 20:3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武文静报道

  “两会”期间,养老金入市问题再次引发各界热议。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在整个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没有确定前,会选择个别省市进行投资运营试点,“两会”后开始运作。对此,专家表示,尽管养老金入市已成必然,但毕竟这些钱是老百姓用来养老的救命钱,仍需谨慎对待。

  事实上,自去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态力推地方社保基金投资股市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金入市这个话题争议颇大。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养老金该不该入市及如何入市等方面,但各方对于养老金投入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的态度较为一致。

  由于物价上涨,社会保险基金正面临贬值的问题。有数据显示,分散在各省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于90%存银行,10年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不到2%,没能跑赢2001年至2010年2.14%的平均通胀率。

  如何才能让躺在银行里的养老金保值增值显然已经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社保基金和其他所有的资金都一样,闲置不用就是损失。但这是老百姓的保命钱,用着必须得有一套程序,且要规范化、要尽量减少它的风险。

  “按照中央部分部门的表态来看,我国的养老金入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从我国养老金管理现状以及股市制度改革动向来看,养老金入市应当谨慎。”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不可否认,在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之前,养老金入市需要考虑到投资风险。“虽然近期政府提出了试点运作模式,但是难以对全国性的地方养老金投资做到细致管理。另外,股市改革虽然取得相应的成效,但是投机炒作现象依旧较为多见,政府应优先从股市改革入手,再深入探讨养老金入市问题。”边晓瑜说。

  养老金入市,究竟是福还是祸?边晓瑜说,从国外养老金多元化投资渠道来看,保值增值的确是我国养老金扩大投资渠道的根本原因,从投资收益来看,养老金入市的确能够为养老金保值做出贡献,但是也会有很大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改革时期。养老金投资收益以保值为主要目的,在这一时间段投资股市的确能够获得长效收益,但是长期而言,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监管与运营机构,投资收益区间将逐渐减少,反而投资风险将逐渐增加。

  养老金入市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住“保命钱”?对此,边晓瑜表示,养老金入市并非不可为,但是需要政府在两个方面加大投入,其一,证券市场改革是养老金入市的第一要务,这将为我国的养老金入市构建非常完善的投资平台;其二,养老金监管运作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按照当前养老金管理现状来看,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投资管理机构,那么养老金入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潜伏。

  此外,也有专家建议,未来养老金开辟新的投资运营渠道,也该在资金综合运用方面多下工夫。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表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不宜入股市,因为股市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很大。建议能参股投资国有垄断且盈利稳定较好的企业,如移动、石化、银行等企业,以国企利润确保资金安全和增值,同时国有企业的利润每年要拨付一定比例到社保基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